年輕人不消費、不結婚,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嗎?

2022年07月16日12:47:08 情感 1114

只要我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買房,幸福感就能提高嗎?

年輕人不消費、不結婚,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嗎? - 天天要聞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為2.4億人,其中有7700萬為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單身人口將接近2.6億人,數量之多,讓人大為震驚。

如今在婚姻問題上出現了個奇怪現象,就是父母急得要死要活,而年輕人卻根本不着急。在傳統觀念中有個成語叫成家立業,先成家,再去發展事業是傳統文化中成年人的人生髮展順序,更是父母給自己定的人生重要指標。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父母才能安心。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則把成家當成是一種煩惱,認為只要不結婚、不買房,生活就能幸福很多。

年輕人不消費、不結婚,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嗎? - 天天要聞

其實這也怪不得年輕人,收入低、物價高等因素也限制了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有一組數據說的是一線城市44%的青年都是月光一族,其實不用數據分析,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是這樣,錢都給自己花了,自然就沒有辦法再談戀愛了,畢竟男女朋友一場約會下來消費也要個大幾百。

工作時間長,沒有時間去談戀愛也是一個因素。這裡有個表格,中國的年工作時長為2555小時,位居亞洲第一,按每年250天的工作時間算,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以我在帝都的工作經驗看,還是比較客觀的。再算上每天上下班公共交通的時間,每天應該有11到12個小時。下班回家早已累得沒了人形,想談戀愛就成了一種奢望。

年輕人不消費、不結婚,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嗎? - 天天要聞

90後95後在感情思想上也相對開放,結婚作為兩個人感情好的表現,而感情淡了就離婚,也是一種普遍現象。結婚人少,離婚人又變多,單身人數自然也水漲船高。

而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有個重要數據,大部分單身女性位於城市,而單身男性則在農村,城市女性對結婚的要求偏高,房子、車子、彩禮一樣都少不了,三大件累計超「百萬」,匹配機制極其惡劣,讓二者失去了看對眼的機會。

那麼我們不結婚、不買房,生活幸福感就能提高嗎?我不說這種行為能不能提高幸福感,只說他的可行性。只滿足個人的衣食住行,一個人想活的快樂並不是難事。至於感情需求的滿足嘛,現在電子產品和互聯網已經給了人們充足的感情寄託,畢竟人的感情是多樣化的,只要有事物能讓自己喜歡,並且讓人感到滿足就可以了。打打遊戲,擼擼寵物,很多人就是過着這樣的獨居生活。

年輕人不消費、不結婚,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嗎? - 天天要聞

至於你想躺平避免被割,那是不可能的,個人定製旅行、小型廚具、單身公寓,都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畢竟單身人群可是有2個億之多,資本最關心的就是消費人群,針對單身人群的消費已經悄然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實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希望。結婚生子就是一種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行為,而沒了希望就會失去這種動力,畢竟自己未來什麼樣都不可知,就更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起面對未知了。

要說完美的人生肯定不存在,有人看重物質,有人看重內在。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有利有弊,就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得到就意味着同時要有所放棄,是和對的人長相廝守,還是一個人隨遇而安,跟着自己的感覺走就對了。對此你怎麼看,不妨在評論區聊聊。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年逾五十,萬物皆淡,看過世事浮沉,懂得人情冷暖。有人說,女人五十之後,還要男人做什麼?其實啊,這不過是生命中又一程花開,「人間有味是清歡」,歲月從未虧待過用心生活的人。五十到六十歲的女人,曾經也為愛而哭,為家庭奔忙,終日操勞,也許青春不在,
歌聲里的歲月與愛:在黨的生日追憶往昔 - 天天要聞

歌聲里的歲月與愛:在黨的生日追憶往昔

今天是黨的生日,也是父親的生日,在這個充滿意義的日子裏,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過往。時光的長河緩緩流淌,那些珍藏在記憶深處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心靈的夜空閃爍,訴說著歲月的溫暖與滄桑。我想起年少時在老家春節晚會上的輝煌時刻。
七零夫管嚴:嘴甜小嬌妻被寵上天 - 天天要聞

七零夫管嚴:嘴甜小嬌妻被寵上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精彩劇情「許綻放,咱倆是領了證,辦了酒席,合理合法的,而且是你非要嫁給我的,你再推我一下試試!」許綻放呼哧呼哧的喘着氣,看着地板上坐着一個四仰八叉的黑臉男人!男人穿着白色襯衫結實的扎在黑色的褲子里,腰帶勒出勁瘦的腰身。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不是享樂,而是堅持這3個「冷原則」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不是享樂,而是堅持這3個「冷原則」

在人這一輩子里,中年階段具有獨特性,處在這個時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一下子增大了不少,人到中年就應當明白,真正高級的活法並非只圖享樂。人生在世,懂得生活的真諦,才能活得更加通透,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堅持3個「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