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在上大學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單身一個人挺瀟洒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她十分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因為失戀徹夜買醉,整日以淚洗面。
後來,當她自己也遇到了喜歡的人,且這段感情最後也無疾而終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失戀的時候真的會難過,真的會以淚洗面。
有些事情我們沒有經歷過,不曾有代入感,所以就不明白別人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那種感受。
而當我們成為故事的主人公的時候,就會感同身受了,就會明白有些事情真的會讓人產生情感共鳴。
婚姻的幸福都是相似的,無非不過就是琴瑟和鳴、舉案齊眉,而不幸福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
因此,唯有在婚姻中受過傷的女人,才容易看到這三個殘酷真相。
所有婆媳關係的不和睦,都是因為一個不作為的老公
電視劇《加油!媽媽》裏面的林曉涵一直不受自己的婆婆待見,理由是她學歷不高,又不出去工作。
婆婆覺得她配不上自己的兒子,除此之外,婆婆重男輕女,嫌棄林曉涵沒能讓她抱上孫子,所以里外看她不順眼。
飯菜做得不合口味了,會指責林曉涵;
為了催二胎,她甚至制定夫妻二人的同房計劃表;
還對林曉涵說,二胎是女兒也不要緊,再生三胎、四胎就可以了,在她眼裡,兒媳婦不過是一個生育工具罷了,毫無尊嚴可言。
這個時候,作為一家之主的丈夫應該挺身而出,去袒護自己的妻子,去給自己的妻子做主。
可是,丈夫從來都不過問,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受的委屈,只是他拎不清,不想摻和這些事。
於是就裝聾作啞,要麼就帶着耳機,假裝自己聽不見,以為這樣就可以矇混過關了。
每一次,林曉涵都心存幻想,覺得丈夫至少是可以站在自己這邊,是可以為自己說話的。
可直到現在她才發現,丈夫從來都不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世界上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源自於那些不作為的老公。
當你的自我價值提高了,婚姻當中的話語權自然不會太低
總有女人覺得,美貌是所有關係當中的平衡器,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且男人還是重度視覺動物患者。
然而作家蘇岑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吸引力,是由三種東西來形成:外貌、精神和靈魂。越膚淺的人,越注重外貌;越深刻的人,越注重靈魂。」
以色侍人,能得幾時好?
心理學當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早就告訴我們,再好看的一張臉,看的次數多了,也會覺得膩。
婚姻當中,女人的皮囊就算是再好看,再過幾年也會在男人的眼裡成為習慣,也會失去最開始的怦然心動。
這個時候,如果女人只有美貌而無內在做支撐,那麼婚姻就會面臨七年之癢,就會產生危機。
所以,聰明的女人一定會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內在這件事情上。
例如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例如運動讓自己自律,例如提升自己的學歷等等。
總之,沒有永遠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只有女人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才可以鞏固自己在兩性關係中的地位。
有的時候,憤怒可以很好地維護自己的邊界和利益
就像電視劇《加油!媽媽》裏面的林曉涵,一開始婆婆處處刁難她的時候,她始終是忍氣吞聲的,覺得不能忤逆長輩。
只要自己做得足夠好,總有一天,婆婆會看到自己的好,就會改變自己的態度。
可是,她一味地退讓,換來的只有婆婆的變本加厲。
最後,林曉涵忍無可忍,和婆婆撕破了臉,奇怪的是,先前不可一世的婆婆,在林曉涵發脾氣之後,反而沒那麼囂張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奉行「吃虧是福」的原則,是得不到婆家的尊敬的,而當我們學會在自己考慮、在乎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反而可以得到尊敬。
稻盛和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活着就要做一個有鋒芒的善良人,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遇善則善,遇惡則惡。該翻臉時就翻臉,才能讓人看清你的底線。」
婆家不是娘家,脫離了以丈夫為媒介的婚姻關係,我們真的是外人。
不要指望對方可以像親媽一樣忍讓我們,於女人而言,必要的時候,憤怒真的是維護我們利益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