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需自我愛惜與照顧,養兒防老不一定靠譜

2022年07月01日11:17:07 情感 1605

病床前的老先生一遍遍呼喚着:「老伴,你醒醒啊!醒來我們就一起環遊世界,你不是一直想去嗎?」老伴張着茫然無神的眼睛,沒有知覺,沒有反應。老先生深深嘆了口氣。

  老夫妻倆結婚四十年。初識時,老伴原有出國旅遊的計劃,為愛他而留了下來。他為了彌補心中那份歉疚,許諾說:有一天,我會陪你環遊世界!只是,隨着孩子一個個出生,經濟的壓力逼使他們不得不縮衣節食,環遊世界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他總是安慰妻子說:等孩子再長大一點,等家裡再寬裕一點……孩子終於長大,各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也有足夠的錢可以實現當年的夢想,可是男人的事業正在高峰,別說出國旅遊,平日連兩人相處的時間都有限。面對老伴無言的怨嘆,他也總是抱歉地說:等我退了休,我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你要怎麼玩就怎麼玩!及至等到他退休,老伴卻等不及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需自我愛惜與照顧,養兒防老不一定靠譜 - 天天要聞

父母的愛是最純粹的 感恩父母

  一場腦中風,造成深度昏迷,日夜陷在無夢也無欲的世界裏。只留下老先生守在床邊,不斷重複地說:老伴,你要趕快醒來啊!我帶你去巴黎看鐵塔,去荷蘭看風車,去羅馬

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有人這麼打趣地形容人的發展,三十歲以前要看學歷,四十歲時要看資歷,五十歲以後則是看病歷。國內的大部分群眾,前半輩子以體力賺取金錢,後半輩子則以金錢換取健康。聽起來頗令人心酸,但這卻是國內經濟奇蹟的創造英雄的辛酸史,也是這一代進入花甲之年父母的寫照。

  經營雜貨店和早餐的父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裏,大概只有大年初一才算沒有做生意,即便如此,那天一樣也是忙着拜拜、整理因之前生意太忙而還未清理完的「大掃除」,見綠、見紅的周六日,對上學的學子是放假喘息的「好日子」,但是我一直都不太有這種感覺,因為假日對我們而言反而是大日子,生意更加忙碌,父母雖偶有疼惜未叫我們一起協助,但家中的氣氛讓人覺得睡到八點起床是一種罪過。在他們的心中,似乎沒有休息兩字。

小時候天真的我偶爾向他們抱怨,為什麼我們都沒辦法像某某一樣可以去哪去哪玩? 父母這時都會有冠冕堂皇的好理由將我說服乃至催眠。 要多賺點錢,以後才能過好日子啊!不要一直想要玩,多念點書,以後才不用像爸爸媽媽要這麼辛苦才能賺到錢!」父母的體諒展現在全力支持我參與學校所舉辦的活動或旅行,以彌補他們沒有空帶我們出去玩的事實與控訴。但是心中總有一股撫不平的缺憾,那是一種想與父母靠近可是觸碰不到的遺憾。 認真是常見對他人良好態度的稱讚詞,我直覺就會想到我那像超人、機械人,永遠不用休息的父母,可是我卻對認真二字就是有那麼一股不自在。

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需自我愛惜與照顧,養兒防老不一定靠譜 - 天天要聞

只有父母會無條件地一直付出

  一直到了現在,我開始工作打拚賺錢了,才慢慢深刻體會要兼顧工作與家庭的任務是多麼艱巨與為難!工作與家庭拔河的劇碼自古至今一直都還沒有下檔。我的父母至今忙碌依舊,但對孩子的態度卻有點反轉到當初小時候我對父母的渴望一般,希望多得到對方的注意,關心我的訊息,期待我可以常回家陪他們聊聊。這一刻,我突然發現我必須成為「我父母的父母」時,開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也開始明白所謂成年的意義是,你必須開始做一個撫育者;從被照顧的一端,走到去照顧別人的另一端。

聆聽孩子對父母的期待

  一對新婚夫婦裝潢新居為新事業打拚,一陣手忙腳亂好不熱鬧。兒子搬着大紙箱,難以望見紙箱背後的盲點,一個不注意,紙箱擦碰到了矮柜上的白色瓷瓶,眼看着白色瓷瓶就將在有限的空中前空翻三轉落地……來個玉石俱碎。說時遲那時快,年逾半百的媽媽與慢半拍的兒子,注意到這個即將發生的慘狀,媽媽一個箭步向前,施展了水中撈月的絕技,硬是將已翻轉兩圈半的瓷瓶輕鬆拿起,年輕兒子卻還在一步之遙心跳130做拯救狀…

  這是電視上一個相當有創意的廣告,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與一對洋溢幸福美滿為前途打拚的創業青年夫妻。這樣的親子互動會觸碰到什麼呢?一般的父母都喜歡乖巧、孝順、健康、快樂、不需操心的好孩子,也潛移默化地要求或塑造這樣的孩子,但當父母的卻常常忘記去聆聽孩子對自己身為父母角色的期待。反身自省,即使身為父母,也會對自己的爸媽有所期待。試着拿出一張紙,寫下對爸媽的十個期待,看看現在身為父母的自己做到了哪些呢?

  其中會有些許的個別差異,但也存在着共同點。孩子通常期待有個明理、溫暖、懂得鼓勵、支持自己的父母,同時也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健康、快樂,不需要被擔心。你會發現,親子之間的期待也存在着共通性,那是因為血濃於水的真正關懷,是源源不斷的情感聯繫。有時我們太強調父母要懂得有效的教養,卻忽略告訴父母如何做到自我照顧,讓孩子可以更放心地完成他自己的願望而不讓孩子擔心。

   中國人特彆強調家庭的連結與重要,心理學專家告訴我們,讓親子之間擁有親密的關懷與連結,同時讓彼此有心靈上的獨立自由,才會是健康的家庭。父母除了具有照顧孩子長大成人,協助其結婚生子的傳統「義務」外,似乎還有個「好好照顧自己」這個從未被提起的任務。

父母的自我愛惜與照顧

  年老的父母,在報稅或分財產時,貴如籃球,子女個個搶着要;在分月奉養時,宛如排球,恨不得下個月快點到;當久病卧床時,棄之如足球,原本不忙的生活都會有很多忙的理由。以上的感嘆,透露出現今的父母的可悲與難為!

  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一再被當代的價值所衝擊,許多曾經留學美國接收西方知識,強調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新一代父母,走過平等的良善親子互動階段,到了空巢期時,卻被血脈里依然具有中國父母的情懷所衝擊。

  孩子走了,才知道自己一直忽略的父母恩情、子女回報的念頭,一直忍不住地湧上來;尤其是人一生病,兩老必須自己照顧自己,就忍不住要兒女們回家,可是就開不了口。一位以西方教養方式教導子女獨立的年邁父親如是說。

  所謂的自我愛惜與照顧,像似我們常說的愛自己,簡單來說,所謂愛自己呢?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拒絕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但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不想做什麼事。

身為父母,大半輩子都在為孩子的需要而打拚;當孩子長大慢慢比較不需要父母時,父母往往突然有種不被需要的失落感。常聽到你翅膀硬了喔,想要飛了喔!的感嘆,就是反映了父母內在不被需要甚至沒有被尊重的吶喊!但換個角度想想,當孩子專註於發展自己的未來,又何嘗忍心妨礙了他的發展?他的獨立不是你當初處心積慮要他成為的樣子嗎?但是誰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呢?最方便的人選,當然就是自己!

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需自我愛惜與照顧,養兒防老不一定靠譜 - 天天要聞

父母再老,也是你在社會打拚最後的肩膀

  體力、精力的衰退是人的發展必經歷程,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到時我們也可能需要有人可以很有耐心地聆聽我們訴說老故事、幫我們攙扶、甚至喂我們進食、哄我們開心等。但是若沒有說出來,別人很難知道我們到底要什麼。與其不斷考驗對方是否猜對自己的心意,搞得烏煙瘴氣、不愉快(因為要猜對的機率真的是小之又小),不如在考量孩子可應付的情況下適當地表達出自己的期待,讓孩子有依循的「孝順」方向。

一位我一直很尊敬的小學老師分享對自己如何向孩子要生日禮物的心路歷程,相當有意思。她一改過去要孩子自動發現,然後暗自期待會有驚喜的壓抑模式,清楚向孩子表達自己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這樣的新嘗試,讓自己有被照顧到的感覺,同時也滿足了孩子想要表達的孝心。這樣她就再也不會收到不實用可是又充滿愛心的禮物反而又不知所措的心情了。

身為父母是需要為單純的自己角色做一些規劃的。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沒想到,早知道卻不如早規劃!想一想有哪些你一直抱怨沒機會去做的事情,將它寫下來,並試着將它放進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事務處理象限中,找出完成的優先順序。現在就馬上起身去執行你最想完成卻尚未完成的夢想吧。不然又會是個「來不及的愛」之中的主角,一直抱怨是沒有任何達成機會的。

  此外,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當孩子長大後,父母的角色淡化之後,夫妻的角色就慢慢突顯出來。沒有孩子在身邊,但是有老伴啊,因此與另外一半培養共同的投入的興趣就變得相當重要,諸如游泳、太極拳、種花種草乃至書法、擔任自願者等動靜態活動,都是值得強力推薦的。重點不在該做什麼,而是你們兩個想一起做什麼。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 天天要聞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邊少不了一些親朋好友,也會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過人生許多美好的時光。有時候還會約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暢聊心事,甚至還會相互串串門......更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門做客,也是有講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 天天要聞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雪花把樹枝壓垮前,往往經歷了很長時間積雪的堆積,每一片雪都不無辜。我們總以為一段感情結束,是突然間的事,回過頭來去看,才發現原來,一切早有預兆。女人若是還願意對你吵,和你鬧,說明她心裏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聞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愛情裏面,背叛是最讓人心痛的,比不愛還痛苦。不愛了,直截了當說清楚,選擇分開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鍋香噴噴的熱湯,落進了蟲子一般噁心,讓人作嘔。一旦,一個人的心發生了偏移,那麼這段關係就已經從裏面腐爛了,沒必要再繼續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 天天要聞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你如果事情找她,她還是會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她都會幫。光是女人做到這一點,就說明她的心裏面還是有你。而且你們分開以後,她一直沒有開始新的戀情。就連你送給她的東西,你們的聊天記錄,她都會保留。不願意開始新的生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 天天要聞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離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離婚後,很多女人都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否需要再次尋找新的伴侶?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獨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則希望能夠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 天天要聞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嶺,是積累與沉澱的見證,也是收穫與感悟的開始。當我們步入中年,回望來時的路,也許會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規劃。那麼,在眾多的期望與追求中,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得上是人生的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