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張興芬:我家的兩個「寶貝」

2022年06月30日20:03:19 情感 1548

在端午節這一天,老母親不幸去世,在收拾母親的遺物時,發現在內室的角落裡用床單蓋着兩個「寶貝」——姐姐的縫紉機和父親的單車。這兩個老物件勾起了我年少時的回憶,這兩件「寶貝」有着太多的故事。

姐姐沒有上過學,但很擅長做手藝活,能把窗花剪得有模有樣。姐姐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就把她送到鎮子上的裁縫店學習縫紉技術,由於不識字,學習縫紉非常困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學會了做衣服,因此姐姐總是叮囑我們好好學習,千萬不要像她那樣做個「睜眼瞎」。自從姐姐學了裁剪縫紉技術以後,她是多麼想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縫紉機。勤勞的父親看透了姐姐的心思,為了圓姐姐的夢,變賣了家裡的驢和豬,七拼八湊,終於給姐姐買回來了一台黝黑髮亮的「工農牌」縫紉機。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張興芬:我家的兩個「寶貝」 - 天天要聞

那時的我們買不起新衣服,姐姐就到集市上買來大小相當的粗布,用尺子給我們量好尺寸,然後用粉筆在布上畫滿各種各樣的線條,再用剪刀裁好,最後通過操作縫紉機,我們弟妹幾個的衣服就成型了。

姐姐不僅給自己家人做衣服,也給街坊鄰居做。在我的記憶里,姐姐總在忙活,尤其過年的時候,是她最忙碌的日子。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做衣服的布料會接二連三地送來,只要有人請求,姐姐便滿口答應着,白天在田裡幹活,晚上便忙活着趕製衣服。姐姐做衣服是分文不取,老鄉們便會帶些花生瓜子等年貨略表心意,姐姐也總會婉言謝絕。姐姐始終覺得能為全村的鄰居們縫補衣服,是最開心的事。這讓父親感到驕傲和自豪,經常教育我和弟妹們要向姐姐學習。

難忘1983年的除夕夜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為了讓鄰居們能在過年時穿上暖和的新衣服,姐姐把做好的一大摞衣服挨家挨戶送去,直至全部送完,姐姐才鬆了一口氣。可是姐姐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滑倒跌落山崖,因傷勢過重不幸離世,年僅22歲。全村人含着悲傷送走了姐姐,那年的春節全村都沒有放鞭炮。

雖然父親已經去世三十多年了,但是父親與他的單車的故事卻令我記憶猶新。那是1980年,我們全家人省吃儉用攢了兩年錢才買了第一輛單車,同時也是全村的第一輛單車。父親整天把車子擦得鋥光瓦亮,還在車尾繫上大紅綢。儘管父親對這輛「座駕」倍加珍愛,只要街坊鄰居來借用,都會爽快地答應,毫不吝嗇。

父親作為一名黨員,也是村裡的副書記,經常要半夜起來去很遠的地方開荒種地,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那輛單車就是他最忠實的「伴侶」。那輛單車的運載能力很強,割下來的高粱、成袋的地瓜干在貨架上用長繩捆綁好,從後面根本看不見推車子的父親。每到秋收時節,父親推着單車先幫村裡有老弱病殘的人家一趟趟地把農作物從地里運回家。再到運自家的地瓜干時,經過三天才晒乾的地瓜干已被大雨淋濕。那時年幼的我總是在心裏埋怨父親只知道幫人家幹活,而完全不顧自家的糧食情況。

這輛承載着父親的希望和滿滿的貨物默默運轉着的單車成了我家的「功臣」。父親最大的心愿是能讓全村人吃飽穿暖。不知道是姐姐的早逝給父親的打擊過大,還是父親勞累過度,父親帶着遺憾於1989年病逝,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如今,姐姐的縫紉機和父親的單車也退出了舞台,家裡的衣服不用再手工製作,而是直接買新衣服,單車也不再是稀有的寶貝,家家戶戶都有了私家轎車,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會繼承母親的遺願:把這兩個寶貝收藏好,把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情懷傳承下去。

(作者:臨朐縣第三實驗小學 張興芬)

來源:「學習強國」濰坊市臨朐縣通訊站

作者單位:臨朐縣第三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邱琳 莫元婧 陶雲江 鄭志俠

轉載:郝鳳婷

審核:郝林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年逾五十,萬物皆淡,看過世事浮沉,懂得人情冷暖。有人說,女人五十之後,還要男人做什麼?其實啊,這不過是生命中又一程花開,「人間有味是清歡」,歲月從未虧待過用心生活的人。五十到六十歲的女人,曾經也為愛而哭,為家庭奔忙,終日操勞,也許青春不在,
歌聲里的歲月與愛:在黨的生日追憶往昔 - 天天要聞

歌聲里的歲月與愛:在黨的生日追憶往昔

今天是黨的生日,也是父親的生日,在這個充滿意義的日子裏,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過往。時光的長河緩緩流淌,那些珍藏在記憶深處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心靈的夜空閃爍,訴說著歲月的溫暖與滄桑。我想起年少時在老家春節晚會上的輝煌時刻。
七零夫管嚴:嘴甜小嬌妻被寵上天 - 天天要聞

七零夫管嚴:嘴甜小嬌妻被寵上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精彩劇情「許綻放,咱倆是領了證,辦了酒席,合理合法的,而且是你非要嫁給我的,你再推我一下試試!」許綻放呼哧呼哧的喘着氣,看着地板上坐着一個四仰八叉的黑臉男人!男人穿着白色襯衫結實的扎在黑色的褲子里,腰帶勒出勁瘦的腰身。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不是享樂,而是堅持這3個「冷原則」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不是享樂,而是堅持這3個「冷原則」

在人這一輩子里,中年階段具有獨特性,處在這個時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一下子增大了不少,人到中年就應當明白,真正高級的活法並非只圖享樂。人生在世,懂得生活的真諦,才能活得更加通透,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堅持3個「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