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2021年10月09日23:19:15 情感 1480

文丨西廂有情

時光不長,願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見不晚!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說起「朋友圈」,人人都很熟悉。「朋友圈」就是一個表露心情、記錄生活的地方。

不過,它漸漸失去了最初的感覺,進而變成了一個「別有用心」的地方,比如用來炫耀、攀比、透露低落情緒、打廣告。

而與男人相比,女人就是最愛發朋友圈的一個群體,無論做了什麼,第一時間都會發個朋友圈。

女人多愁善感、敏感且多慮,因而「朋友圈」就成了展露情緒的最好平台之一。

好像去了哪兒玩、買了什麼東西、秀個恩愛,讓別人知曉了,幸福感和虛榮感就會加倍;好像將低落情緒傳遞出去了,傷心和難過就會減少一些。

殊不知,頻繁發朋友圈並不是一件好事,無論內容是什麼。

「朋友圈」的影響是雙向的,你在給別人帶去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你也會感受到來自別人的壓迫。

在這種你來我往的形式中,攀比、焦慮等等就會漸漸產生。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一方面,你會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另一方面,你也會浪費大量時間在這上面,比如很多人每天一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朋友圈。

所以,作為一個女人你要明白,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不把情緒掛在嘴邊

有格局的女人,她往往都不會把情緒掛在嘴邊,更不會在朋友圈隨意表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一定會有那種把喜怒哀樂,都展現在朋友圈裡的女人,一會兒悲傷消極,一會兒又感嘆人間美好。

對於這樣的女人,你的評價一定是不好的,要麼覺得她太煩,要麼就是覺得她太神。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漸漸退出「朋友圈」,而不是把它當作情緒的發泄地。你要明白,情緒是會影響人的,沒有誰願意去承受和感知你的情緒。

如果你整天都在傳遞一些消極的思想,別人看了不會高興;如果你整天都會描述自己有多快樂,又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太愛炫耀。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最終,你朋友圈裡的朋友,會越來越討厭你。

此外,有格局的女人,不會將日子圈在這「一畝三分地」里,這種低級樂趣是無法留住她們的。

有格局的女人懂得正確地管理情緒,所以她們根本不會在朋友里隨意表露,不會沉浸在這種低級樂趣中。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日子的女人,通常都很有格局。

「比較」無時無刻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和朋友、同事、鄰居、親戚。

這種於無形之中形成的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人崩潰、焦慮,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和貶低。

比如,那些去比較老公和孩子的女人,一旦比輸了,就會把這種壓力帶到家裡去,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與其羨慕或評論別人的人生和生活,倒不如活在當下。無論是優越感還是自卑感,其實都是一種不正確的情緒和思想。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會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境況,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正確的。

當你學會了不如「品味」別人的人生,而去欣賞和享受自己的生活時,你就會變得很快樂了。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往往都不怎麼會遊走在「朋友圈」里,而是會專註於自己的現實生活。

專註於自身發展

「朋友圈」是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地方,在這裡你能夠了解到一些人的生活日常。

如果僅僅是空閑時的一種消遣,那倒沒有什麼。但如果它成為了一種習慣和參照物,那就容易出問題了。

你在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會產生別樣的情緒。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通常都會專註於自身發展,而不會放太多心思和精力在「朋友圈」上。

況且,「朋友圈」並不一定是一個真實的地方,也許別人所表露出來的優越感和幸福感只是假象。

你可以分享和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幸福,但那得建立在你的實力上。你要明白,用實力說話、低調行事,才是大格局的表現。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結束語:

「朋友圈」會讓你逐漸變得浮躁起來,或許還會讓你迷失了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應該做到的兩件事是——做好情緒管理、淡化旁人的影響。

無疑,沉迷「朋友圈」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很多時候,朋友圈裡的人,並不全是真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隔三差五約上三五好友談談心、聊聊天,可這一套做法在「朋友圈」里就大可不必了。

有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品味,沒必要向別人過多詮釋,也沒必要太好奇別人的生活。

不過,很多女人都不具有這樣的格局。

但是,當你漸漸退出了「朋友圈」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順利很多,幸福感也會提升不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着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着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着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着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裏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裏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着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