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2021年09月27日23:49:13 情感 1213

優雅的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 天天要聞

之前,一部熱播的現代家庭生活劇《都挺好》,講述了蘇家三兄妹隨着母親的突然離世,面對父親養老安置問題做出的選擇與態度。這部劇聚焦的是當下熱點的養老問題。

當前我國有1.76億獨生子女,《中國青年報》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的受訪青年關注養老問題,很多80後、90後感慨:「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爸爸媽媽只有我。」

當然,長壽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事幸事,但長壽的同時,其實也會給人們帶來一系列令人頭痛的問題,比如如何才能安逸的享受養老生活。

對於日後的養老生活,每個人都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積極的人說退休以後要和愛人去週遊世界,用餘生盡情的體驗生活。消極的人說老了以後就把大房子換成小公寓,踏踏實實的過安靜日子。

然而,雖然選擇不同,但是無一例外的是大家都希望可以「身體健康,經濟富足」。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退休以後依舊為了金錢而繼續奔波。

所以說起養老,其實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我有退休金」,可是,由於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退休人員越來越多,並且隨着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僅靠一份社保很難支撐起未來的退休生活。

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後收入降低,要想達到跟退休前同等的生活品質,只能依靠子女贍養或提前儲備的養老資金。

優雅的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 天天要聞

可隨着經濟的發展及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後輩的壓力越來越大,預計30年後將會是一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養兒防老」已不再適應當下的養老現狀。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在人生理財規劃中,許多人重視子女的規劃教育,短期理財目標規劃,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養老規劃,這個現象值得警惕。

按照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通行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7%,就可以視為該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目前,有媒體報道披露:「中國60歲以上人群比例已達到11.12%,2001年65歲以上人群比例就已達到7%,中國現階段的老齡人口達1.32億,占實際老齡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占亞洲老齡化人口的二分之一,是世界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

事實上,邁入老齡化的國家就意味着老人整體數量在不停的增加,對社會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顯著特點是廣覆蓋,低保障,而且覆蓋率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因此,僅靠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很難滿足越來越多的養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所以,只有提前規劃、做好資金儲備,才能真正做到安享晚年。


那麼到底需要多少錢來養老?

我們假設你60歲退休,活到80歲。前提條件是車房無憂,也不用給孩子出學費和生活費。

如果你現在30歲,當前每月生活費4000元。60歲退休,退休後再活20年。以每年物價上漲4%來算,退休後我們需要的生活費應該是這樣:

60歲時,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費=4000*(1+4%)^30=12973元。

優雅的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 天天要聞

退休後再生活20年的費用總和=12973*12* (1+4%)^20=482萬元 。

由於年事已高,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疾病,因此醫療方面的支出可能會增加。

按每年每人1萬計算,從60歲-80歲這20年夫妻二人共計:1萬*2*20=40萬。

兩個人共計:482萬+40萬=522萬元,人均需要261萬,這僅僅是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如果想要活得更舒服點,比如吃得更精緻一些,穿衣質量更好一點,人情往來,旅旅遊,生活質量不比退休前下降。

那這些金額加起來也和每月生活費差不多了,以當前每月兩人4000元來計算:1年近5萬元。

按照30年後物價,兩人每年這些支出需要10萬餘元,20年需要200萬元,人均100萬元!

算起來,這類正常一點的退休生活,一個人需要361萬才夠!

換到另外一個角度,看看所需的養老金大約是多少呢?

公立養老院:每月2000-4000左右,床位有限,排隊幾年都未必排上。

私立養老院:床位費+餐費+護理費,6000元起步,醫療費另計。

有國際合作背景的養老公寓:配備醫院,36平米的標準間,自理每月6000以上,半自理每月10000以上,不包餐費;如需特護,還有其他多種房型選擇,最高達20000元以上。

居家養老:如果老人不能自理,請護工,費用大約5000-20000,護工主要是陪伴老人、按摩喂葯餵食、協助大小便、推輪椅出去散步;而如果家人忙於工作,再請個鐘點工買菜做飯、洗衣拖地,至少再加3000元以上。

當然,同時隨着三胎政策的頒佈,也從側面暴露了我國少子化的問題。

我國人口結構呈現年齡倒金字塔分佈後,勞動力供給和社會活力都會跟着下降,經濟運轉失速,普通人的生活將更加艱難,養老也會跟着越來越難!

以80後、90後獨生子女為例,一個家庭兩個年輕人就要贍養4個老人,而隨着長壽時代的到來,可能會贍養6-8個老人,養老像幾座大山一樣壓着家裡的年輕人!


投資者該如何建立有效的個人養老機制?

投資者可以建立穩健型投資組合,將資產的一部分投入到養老計劃中。投資者可以用10-30年時間定期將資金投入到基金中,通過長期投資,分享資本市場和時間複利的收益。而在退休後30年左右的養老生活中,這種蓄水池的投資方式是對應養老問題的有效工具。

還可以建立保守型投資組合-儲蓄

優雅的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 天天要聞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的儲蓄高峰在30到50歲之間,投資者如果在這段時間具有穩定充裕的現金流,那麼最保險的儲蓄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養老目標,完成養老規劃。

的確,沒有任何一種養老規劃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是如果投資者能更早的考慮養老規劃,更早的採取行動,養老問題也就能更早的得到解決。

讀到這裡,你對於養老現狀如何看待?歡迎下方留言~

(小橘子)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 天天要聞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王大媽是一個退休金五千元的普通老人,年輕時在工廠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和老伴老李一起住在一個老小區里。小區環境雖然不算太好,但對她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 天天要聞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現實里,成年人交朋友的時候,心眼好壞,是交往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不是光看錢。心眼壞的人,哪怕你跟他,再有共同話題,你也要敬而遠之。因為這類人的做人標準,跟你完全不同。你可能遵守道德規則,但是他們,卻完全視道德於無物。你跟他們交往,很容易吃虧。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也體現着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是人們情感的港灣和精神的寄託,當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相互關愛時,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人們能夠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滋養,更好地面對外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 天天要聞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研究生兒子帶來的新挑戰:父親的期望與現實老張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勤勞肯干,就盼望著兒女們能有個好前程。當得知兩個兒子都考上了研究生,他滿心歡喜,以為好日子就這麼不經意間到了。在他的想像中,兒子們高學歷,工作穩定,他就能卸下肩上的重擔,享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後續) - 天天要聞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後續)

故事接上篇(點我頭像進入主頁搜索標題關鍵詞查看)18我有些擔心安娜。希望他們不會起衝突。等江落到的時候,本以為他要敲很久的門。誰知安娜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很快就開了門。這麼晚了,應該是怕吵到鄰居大媽吧。江落氣喘吁吁,他是爬樓梯上來的。「你到底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 - 天天要聞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江落還沒有發現。直到他的小師妹因為胃疼吃不下飯,他才大發慈悲給我發短訊:「楊芷,晚上做一份山藥粥給我帶過來,就原諒你。」我飄在上空冷笑。──真的不用了。良久沒有收到我的信息,他皺了皺眉頭:「差不多得了,別到時候哭着求我。」
選老婆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選老婆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看人要准,現實生活裏面,我們見過太多認人不清的情況,到頭來被人騙的團團轉。選老婆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她的原生家庭。看看她來時的路。看看她父母的價值觀,相處方式。如果她的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基本上,她這個人也不會壞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