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2021年05月06日21:12:16 情感 1797


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 天天要聞


  文/王曉強

  母親在七十四歲高齡時皈依佛門。

  至於母親的舉動,開始是驚詫,繼而疑惑:母親因何一心向佛坐禪誦經?母親為何將自己的身心安放在那座冷寂的廟宇?

  我找來妻子、內兄及內姊們,說是不是我們虧待了母親,大家眾口一詞:沒有。

  之後,母親便在廟裡安心誦經拜佛。有時,我和妻子一同去廟裡探望,運氣好的時候,會看見母親誦經上課的情形——母親輕移蓮步,焚香跪拜,嘴裏念念有詞。瘦弱的身軀,庄穆的神態,虔誠的叩拜,讓我看到異於尋常的母親。

  我和妻子相識時,母親已年近花甲。那時,母親身體硬朗,推車擔擔是家常便飯。我常常看見母親挑着一擔豆腐或豆乾去往集市,回家時依然一臉怡然,毫無倦意。

  我和妻子結婚後,農村有「看女兒」的習俗。母親挑着滿滿一擔禮物,步行十餘里,來看望她新婚的兒子兒媳。

  母親老遠就喊叫妻子的乳名,我飛奔下樓,只見母親步履快捷滿臉微笑,我慌忙接過母親手中的擔子,然而我這四體不勤之人怎能承受母親手中的重擔?母親笑着說,還是把擔子給我吧。

  我歉意地笑笑,望着母親挑擔上樓的情景,我不禁肅然:母親的禮物好重啊!那時,母親挑擔的身影便深深銘刻於我的記憶里。

  母親有時會和我聊起她的往事。母親和我說起她孤寂的童年,和我說起她悲苦的命運。母親說,除了養育五個兒女外,她還毫無報償地養大了三個他人的兒女。

  在那個缺衣少糧的年代,我無法想像,母親是如何克服飢餓與貧困。又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艱辛!

  母親說,她義務帶大的三個兒女中,有的看都不來看她一下。我說,母親你對你的善舉後悔嗎?母親說,這又有什麼可後悔的,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

  從母親平淡的話語中,從母親慈祥的面容里,我讀懂了母親,讀懂了母親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繚繞人間的香火;母親的佛事,是不圖回饋的善心

  也許,在母親生命誕生的那一刻,便點燃了盞善心之燈。這盞善心之燈一旦點燃,便永不熄滅。

  有不少每日念經拜佛之人,只注重早晚的功課,只注重形式的焚香膜拜,只注重口中的誦念,缺乏至誠至恭的態度,缺乏一心不亂的定力,缺乏戒行清凈的心性,而在走出佛堂之後,依然我行我素,完全忘卻了佛法的本懷。

  而我的母親,對於菩薩佛法至誠至恭,始終如一。

  有一次,母親在街上撿拾到一根金項鏈,便大聲問道,誰丟了金項鏈誰丟了金項鏈?一位貪財者便說,老人家金項鏈是我丟的你還給我吧!

  母親沒有絲毫的懷疑便遞上了金項鏈,不想真正的失主尋得來,母親說金項鏈已被某某拿去。於是二人為一根金項鏈當眾叫罵,母親一邊阿彌陀佛,一邊感嘆:行善也不易,真是念經容易成佛難啊!

  從母親無私的善舉中,從母親無奈的喟嘆里,我讀懂了母親,讀懂了母親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善心向佛的道場;母親的佛事,是清白做人的菩提。

  受母親的影響,我讀了不少佛經禪理。然而在我看來,不識一字的母親在佛法的修為上仍有所局面。在某種程度上,母親對於佛法仍未完全擺脫「迷信」而至「智信」的境界。母親的那顆凡心雖無畏卻有憂,雖無憾卻有礙。


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 天天要聞


  比如我的小姨(母親的妹妹)突然去世,就給坐禪誦經大病初癒的母親以重重一擊。

  在小姨做祭的那天晚上,母親坐在小姨的靈柩旁,望着靜靜躺在靈樞里的小姨,不停地哭訴。哭她們沒有享受過父愛母愛的的孤寂,哭她們沒有歡歌笑語備受虐待的童年,哭她們姊妹情深離多聚少的凄涼。哭她們含辛茹苦做了一輩子睜眼瞎的無奈。哭她們……妻子去勸慰我說,不要讓母親壓抑自己的情緒,讓母親跟小姨傾訴吧。

  小姨出殯的那天,母親雙手死死抓住小姨的靈車不放,大放悲聲。觀者聽者無不動容。

  我緊緊抱住母親,說母親你放手吧,母親你不要太難過,你不要哭壞了自己的身體……

  母親似乎根本沒有聽到我的勸慰,雙手仍舊緊緊抓住小姨的靈車不放:妹子,你命好苦哇!你怎麼沒有跟我說一句話就走了啊……

  很長一段時間,母親依然沉浸在與小姨朝夕相處互牽互掛的情懷裡。我說母親佛稱人的去世為「圓寂」「歸天」,小姨已經擺脫了塵世的苦惱,去往西天的極樂世界,你應該為小姨感到欣慰。母親眼含淚水,默不作聲

  母親,從你嚎啕的悲聲里,從你哀痛的神情中,我讀懂了你,我讀懂了你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憶念昨日的憂傷;母親的佛事。是氤氳心田的親情

  今天,我又去看望了母親。我說,母親我最近寫了一首題為《山麓》的詩,我念給你聽吧:「塵心識佛意,凡心未空明。欲洗煩心凈,萬端牽絆深。」念完後我又給母親解釋了其中的意思,母親望着我,依然默不作聲。

  也許,是病榻前兒女的悉心照料;也許,是法師居士不厭其煩的勸慰:又或許,是母親禪心的開悟……母親終於從小姨去世的哀痛中緩過了神,我和妻懸着的心終於放了安穩。

  佛堂上,我又能看到母親焚香拜佛的瘦弱身軀,我又能聽到母親清心悅耳的誦經之音。也許,母親畢其一生也不能普度眾生,但母親的佛事至少普度了我: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 天天要聞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楠芝,點贊共勉。導語:不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總是把自己的身體當做牛一樣,不斷的耕田,不斷的犁田,最後犁斷了,也倒下了。應該善待自己,有餘的人生,才配談一切。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 天天要聞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文 | 風停夜泊原創 · 抄襲必究(本文是風停夜泊原創手稿,如有搬運、洗稿、未經授權轉載者,一律會追究法律侵權責任)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提及人性二字,不免為太多「執迷不悟」的原配悲哀。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最近閨蜜小敏的婚事鬧得雞飛狗跳,就因為在見家長的順序上出了岔子。她和男友圖省事,直接讓雙方父母在酒店見面,結果飯桌上男方父親一句"反正孩子們都住一起了",讓准岳母當場黑臉。這事兒讓我想起老家堂哥的婚禮,當初就因為嚴格按照"三書六禮"的流程走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 天天要聞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雖然情侶之間,相互贈與錢財、禮物是常有的事,但有些情況卻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比如宿遷市泗洪縣人民法院剛剛判決的這起案件。2021年5月,原告張女士與被告陳先生建立戀愛關係並同居在一起,不久後,張女士發現陳先生還是已婚狀態,但她對此並不介意,仍轉賬2萬元給陳先生,用於購買摩托車,以便日後共同生活使用。庭審中,...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 天天要聞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母愛偉大」這四個字,幾乎刻進了每個文化的基因里。1從「孟母三遷」到「暴走媽媽割肝救子」,從朋友圈的「媽媽是超人」到商家的「完美母親節禮物」,我們似乎習慣了用最極致的詞彙去讚美母親。但當讚美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的重複,它是否正在悄悄變質?「偉大」的潛台詞,是「你必須完美」。當社會高喊「母愛偉大」時,往...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權利,成為浮游千里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台讀者請關注「浮游千里」最近因為生意上的事情,不得不跟一位合作夥伴的合作夥伴進行一次合作,朋友的這位夥伴就是位女性,四十多歲了,做事情算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 天天要聞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情感疏遠的10個「警告信號」:你是否忽略了這些細節?在親密關係中,情感疏遠常常悄無聲息地發生。它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而是通過一些微妙的變化逐漸加劇。當你意識到時,可能已經錯失了修復的最佳時機。心理學家曾提到:「冷漠是最無聲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