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規劃師」交出五年答卷,今日起市民可觀展「閱卷」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今日(3月14日),北京市責任規劃師五周年工作彙報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3月14日,市民在參觀北京市責任規劃師五周年工作彙報展。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攝

自2019年北京市責任規劃師制度全面實施以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攜手北京市區兩級責任規劃師工作專班以及廣大責任規劃師,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在規劃落實和首都治理一線積極作為,為開創首都規劃實施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北京市責任規劃師五周年工作彙報展全面展示了北京市責任規劃師制度的探索初試、實踐歷程與工作成效。通過五個篇章,從多個維度展現首都規劃工作者服務基層、服務人民的責任擔當,以期回應社會關切、促進行業交流互鑒,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北京經驗」。

其中,「初心篇」——以「人民城市,制度創新」為題,回顧北京市責任規劃師制度的設立初心以及對頂層設計的創新探索。通過貫徹以人為本,立足規劃政策法規,在五年時間裏逐步構建起完整有效的工作體系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實現了從初探到完善的轉變,助力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同行篇」以「三級聯動,多元廣納」為題,介紹了北京市責任規劃師制度形成的一套覆蓋市、區、街鄉鎮的工作組織機制,以及在隊伍建設方面的特點與優勢。截至目前,責任規劃師制度已在北京16個行政區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落地實施,協同共建隊伍日益龐大。

「實幹篇」以「躬行踐履,小力生花」為題,呈現了秉持「實幹」精神、紮根實踐的責任規劃師們深入基層的工作場景。他們憑藉專業能力,積極推動規劃實施,跨界開展多師協同工作,參與社會治理共治實踐,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成果。

「深思篇」以「行業升級,開拓創新」為題,展現了全市責任規劃師在具體制度實踐中,經不斷探索、凝聚共識,初步形成的一套將規劃落實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的「北京經驗」。這一經驗體現了規划行業發展理念的轉變,即從目標導向的終極藍圖思維,轉變為問題導向的動態實施思維;從自上而下的精英規劃模式,轉變為自下而上的參與式、協商式規劃模式;從注重物質建設,轉變為更加關注人的需求與體驗。

「對話篇」以「深入基層,公眾互動」為題,展示了北京責任規劃師工作與公眾參與之間的緊密聯繫。責任規劃師作為連接政府、專業團隊與社區居民的橋樑,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與公眾的密切互動尤為關鍵。正是通過持續的對話與反饋,切實推動「共治共享」模式的構建,進而實現城市規劃的精細化、人性化和可持續發展。

本次展覽在展示專業內容與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特別設置了多處供市民打卡拍照、互動參與的展陳點位,以及各區責任規劃師的風采展示位。

本次展覽展期為2025年3月14日-2025年6月,展覽地點為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周一閉館),展出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市民可通過「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