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 | 暑期「學車熱」將至,切勿輕信虛假宣傳

暑期將至,駕校報名量開始上升。其中,大學生和「准大學生」是主力軍。然而,駕校花樣繁多且看似貼心的廣告卻隱藏着不少陷阱。近日發佈的上海5月駕校投訴率排序顯示,排名第一的駕校投訴率超50%。

圖片來源:東方ic

車接車送,一對一教學,不限課時,自主約車……在朋友圈以及社區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學車廣告。由於一些消費者,特別是學生一族對於學車培訓過程及費用構成情況不太了解,往往以「熟人介紹」「性價比」等作為選擇依據。從此次發佈的5月駕校投訴情況來看,「低價」「熟人推薦的教練員」「網絡平台學車團購」「費用微信轉賬」正是退費類投訴中最常見的關鍵詞。

對於學車一族來說,選擇駕校首先要明辨價格,警惕「低價」誘惑。家長和學員應親自到駕校看看,重點考察其教練隊伍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僅要關注學費本身,還要詳細了解費用明細,避免後續產生不必要的費用。

家長和學員切勿將學車培訓費用私下交給教練員或中介等個人,而應與駕校簽訂上海市市場監督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的《上海市機動車駕駛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約定合同期限、培訓內容、培訓學時、培訓服務地點、培訓費用、退學退費和違約責任等合同要件。一旦發生糾紛,可以憑藉付款記錄等證據,與駕校進行交涉。如果仍然不能兌現合同約定,則可以起訴駕校,也可以向交通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學習過硬的駕駛技術,是你及家人、朋友的生命保障,健全的交通安全法規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對於廣大學車一族來說,切勿輕信「包過」「快速拿證」等虛假宣傳,更不可投機取巧。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