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擬新設33所本科高校,廣東成最大「贏家」,這些學校來頭不小

5月1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24所計劃新設立的本科高校正式公示,包括備受關注的深圳理工大學和位於青島的康復大學。

這是本周內教育部第二次發佈擬新設本科高校的公示。就在3天前的5月13日,河南體育學院等9所學校亦獲公示,其中2所為更名設立。

2024年擬設立本科高校名單(第二批) 來源:教育部網站

加上3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第一批共12所獲得備案的新設專科高校,今年經教育部批准新設立(含更名)的高校已達45所。其中39所的辦學性質為公辦,只有6所為民辦。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髮現,廣東省是新設高校的最大「贏家」,共新設或更名升格5所高校,其中2所位於深圳(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城市職業學院),其他3所分別位於廣州(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同時設佛山校區)、佛山(佛山大學)和肇慶(肇慶醫學院)。

貴州省獲新設及更名升格4所高校,為第二多的省份。安徽、甘肅兩省各有3所,並列第三。此外,青海、海南、寧夏、河北、新疆、黑龍江、浙江、湖南、廣西、河南十省區各有2所,上海、重慶、山東等九省市和民政部各有1所。

從城市角度比較,這45所高校全部獲准設立後,國內高校數量前十名的城市將為:北京93所、廣州85所、武漢83所、鄭州73所、重慶72所、上海69所、西安64所、長沙60所、成都58所、天津57所。

從區域分佈來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均有分佈,總體比較均衡。

從辦學類型來看,有28所高校為職業技術類,佔到全部新設或更名升格高校的六成以上,顯示國家加大力度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心和行動。其他數量較多的高校類型有師範、醫學兩類。

2024年擬設立本科高校名單(第二批) 來源:教育部網站

45所高校當中,「來頭」較大的當數康復大學、民政職業大學和深圳理工大學。根據學校官網介紹,康復大學是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山東省共同建設,是我國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學校積極構建以康復學科為引領,醫學、理學、工學為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領域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康復學科專業體系,努力建設成為一所以康復學科為主、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康復大學的規劃招生規模為 10000 人,其中本科生 5000人,研究生5000人。

民政職業大學是今年擬新設本科高校中唯一由部委(民政部)申報的高校,它將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基礎,整合相關資源設立。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出身不凡,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內務部幹部學校,目前是一所專門培養社會工作、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技能型人才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也是民政部唯一直屬院校。學校現設有6個二級學院,開設20個專業,在校學生4500餘名,教職工300餘人。

深圳理工大學是由深圳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依託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中科院在粵科研力量籌建的一所研究型大學。學校已經籌建數年,根據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將推動深圳理工大學建成招生。

高校數量嚴重滯後於城市經濟能級,是長期困擾深圳市的一大短板。近年來,深圳積極通過新建、引進、合辦大學等形式大力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從20多年前的僅有5所大學增加到了目前的17所(含深圳理工大學),創造了高等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深圳奇蹟」。

根據知名諮詢機構科睿唯安近日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從2014年1月1日到2024年2月29日的統計數據,深圳高校進步顯著,有5所高校的4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2所高校的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6個前1‰學科包括深圳大學4個和南方科技大學2個。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