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長春501個孩子幹了一件大事!

4月16日上午,在長春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的階梯教室內,一場由學校和家長為孩子們舉辦的《瞌睡蟲尋友記》新書發佈會火熱進行,任誰也不會想到,老師們布置的暑假作業,501個孩子將這個作業漂漂亮亮地完成了,學校和家長將它們裝訂成書,讓這份成長經歷結下豐收的果實。

裝訂成冊的厚厚的童話書

《瞌睡蟲尋友記》是一組童話故事集,由四年級全年級共12個班501名學生歷經一個暑假45天完成。12個班級12本《瞌睡蟲尋友記》,其中12個主人公,12個不同的經歷,每一個故事都蘊含了孩子們耐心細緻地觀察生活後,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最後以自己的視角講述故事。

副校長閔偉東介紹,這個作品初衷來源於三年級下學期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習,「想像力大於知識」這一單元大多是富有想像力的課文。語文組的老師們在教學中發現,孩子們對一些童話人物如數家珍,而且他們有自己的理解,對人物的未來也有自己的想像。於是語文組老師們商討後,在暑假期間布置了這個特殊的作業:將筆交給孩子,讓他們為主人公安排命運,譜寫生活。

新書發佈會

接到這個任務的小朋友們沒有覺得這件事會多難,但是讓老師和家長驚喜的是,孩子們沒有一個表示自己不能寫,每個人都積極應對這項挑戰。有小朋友介紹,寫作前不僅閱讀了前面的篇章,還特意去網上搜索,去圖書館查資料,去動物園觀察,在旅遊途中構思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為了前後銜接更流暢,不止一次地進行溝通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提高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合作意識和溝通表達能力。最後,長達30萬字的文稿由家長和老師進行最後的把關和校對,學生們又自己配合畫了相應的插畫,整個過程持續了大半年,成品書籍終於問世。

精美封面

閔偉東說,這次的創作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想像力,更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最適合的年齡做最正確的事;全班小作者在接力完成時一定要在閱讀前面所有同學文章基礎上才能完成自己的創作,同時又要給後面的同學留有寫作空間,所以需要每位小作者有合作意識。其中的插畫也是學生自主完成,給孩子施展才華的空間。

《瞌睡蟲尋友記》目錄 本組圖片 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畢繼紅 實習生 李瑤 趙海悅 攝

當時創作這一組童話故事集的小朋友現在是四年級下學期,語文組又整了新活,讓孩子們續創《向陽年級那些事兒》,令人期待吧!


來源:掌上吉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