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 面
網傳一女校長微信群發90秒不雅視頻,本人及當地教育部門回應
近日,網傳四川一培訓學校的女校長在微信群里發佈不雅視頻,引發關注。曝光的聊天畫面顯示,事發當天上午9時35分許,一位名叫「大民唐邦-徐校長」的賬號突然在微信群里發佈一段時長達90秒的不雅視頻。25日,女校長本人回應稱,手機維修後被盜,視頻非本人所發。宜賓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稱,事件正在調查。此外,該教育機構沒有登記註冊,不是合法合規的教育培訓機構。(瀟湘晨報)
◇ 快 訊
1.燃!第一視角感受殲-15穿越雲海: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殲-15戰機飛行訓練中,雙機編隊赴任務空域訓練掃蕩、護航、突擊地面目標等。戰機還劃分為紅藍雙方展開空戰訓練,攻防態勢不斷交替。第一視角感受殲-15穿越雲海↓↓(人民日報)
2.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新館26日正式開館,這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博物館新館展廳面積約2.2萬平方米,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新華社)
3.26日起,多地公布考研初試成績: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26日起陸續公布。山西、重慶考生可於26日9時起查詢;天津、吉林、山東考生可在26日12時起查詢;黑龍江、江蘇考生可在26日14時起查詢;北京、福建、青海、內蒙古考生可於26日15時起查詢;廣東、新疆考生可於26日17時起查詢。據統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參照以往情況,研究生考試國家線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出爐。(央視新聞)
上下滑動可查看圖片↓
◇ 熱 點
1.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2月26日至27日在京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即將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準備。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等。會議還將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等。(央視新聞)
2.外交部回應在黃岩島海域設漂浮屏障:2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中國在黃岩島海域設置的漂浮屏障一事提問。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近來菲律賓方面在黃岩島海域採取一系列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中方不得不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人民網)
3.最高法審委會原委員、民一庭原庭長鄭學林被開除黨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委員、民事審判第一庭原庭長鄭學林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鄭學林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犯罪,依據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中央批准,決定給予鄭學林開除黨籍處分;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併移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4.中消協點名春節海南三亞返程難:2月26日,中消協發佈2024年春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月9日至2月18日,有關「交通出行」負面信息共413303條,占吐槽類信息的30.28%,峰值出現在返程高峰時段。中消協稱,春節假期出行需求增長,火車票、機票供需失衡,價格波動明顯。海南三亞因地理、天氣等原因,「返程難」引發熱議,此外列車超員問題再次出現。(中國新聞網)
5.廣州瀝心沙大橋上攔車5英雄已找到:26日,據媒體報道,在廣州瀝心沙大橋斷裂之後,除貨櫃車司機王國梁外,還有當時攔停王國梁的摩托車司機黃福林,以及唐群輝、郭圳釗、黃碧威,他們五個人在大橋的兩側攔住準備上橋的車輛,挽救不少人的生命。2月22日5時31分左右,一艘空載集裝箱船從佛山南海開往南沙途中,航經洪奇瀝水道時,因船員操作失當,船身觸碰瀝心沙大橋橋墩,造成瀝心沙大橋橋面斷裂,共有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廣州日報)
6. 全救了!村民掄斧頭救人的樣子好帥:近日,安徽安慶市望江縣鴉灘鎮一輛轎車不慎滑落水塘,車內有人員被困,情況十分危急。十幾位村民見狀跳入冰冷水塘中,合力抬車,並用斧頭破開車窗,最終成功救出3位被困人員。致敬!(中國長安網)
7. 失蹤四姐弟被發現在蘆葦叢睡覺,警察翻山遍野找了7小時:近日,廣東湛江民警接到報警,稱小慧(化名)姐弟四人因農活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執後外出未歸。民警推定,四姐弟年齡不大,沒出過遠門,而且購買了食物,攜帶了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可能就躲藏在附近村莊。經過7個多小時持續搜尋,最終警方在一處茂盛的蘆葦叢找到了正在酣睡的四姐弟。經現場身份確認、初步檢查,4名小孩健康狀況良好,民警將四姐弟送回家中。(廣州日報)
8.急救人員不搬運患者引發爭執,黑河市衛健委回應:24日,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市一居民反映,家人突發疾病撥打120急救電話,急救人員上門後拒絕幫忙搬運患者下樓,稱搬運患者並非其義務,且由於身體原因無法搬運,需家屬自行搬運患者,雙方因此發生爭執,引發關注。26日,黑河市衛健委工作人員對此回應稱,已關注到此事,急救人員確實沒有搬運患者的義務,目前正在推進醫療機構擔架員配備工作。(楚天都市報)
9.男子掀女同事裙子被開除,起訴公司稱被侵害名譽權,法院這樣判:近日,據廣州日報消息,李某於2021年入職某公司,2023年5月12日離職。其離職後,公司對內發佈處罰通告稱,李某因在辦公區域故意掀起某女同事裙子,調查證實後決定將其開除。李某認為公告內容對其職業生涯造成不良影響,侵害其名譽權,遂將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廣州互聯網法院對該案審理後,駁回李某全部訴求。(廣州日報)
10.男子收到紅頭文件稱要發245萬元補助,民警提醒:近日,江蘇蘇州的高先生報警稱,自己收到一個快遞,裏面有鄉村振興局的紅頭文件,稱要發放245萬元生活補助,且公章、二維碼看起來都十分正規。民警到場後,立刻指出這是偽造的騙局,文件稱要向每個家庭發放245萬元生活補助,既沒有相關部門的官方發佈,也無法證實,且官方發佈不會通過微信群、qq群等渠道。如果有人因好奇掃碼進群,騙子會以繳納手續費為由,騙取群眾錢財。(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
11.女子攜帶50支人體胎盤素入境被查:近日,廣東珠海拱北口岸查獲1名旅客違規攜帶人體胎盤素注射液50支進境。當天,澳門女子林某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入境。現場關員發現其手提一個白色包裝袋,且步態僵硬,有意擠入人流避開查驗關員,遂將其攔截。經進一步查驗,關員在該旅客手提袋內查獲一盒人體胎盤素注射液,共50支,每支容量為2毫升。海關提醒:人體胎盤素注射液屬於特殊物品,根據規定,特殊物品必須向海關申報,接受海關衛生檢疫監管,未經許可,禁止進出境。(海關發佈)
12.為拍「日照金山」,多名遊客闖入私人小院!律師發聲:近日,一博主發佈視頻稱,此前在雲南玉龍雪山下打造的私人小院,因可以拍攝「日照金山」美景,在網絡分享時受到眾多遊客關注,該博主也為主動提出拍攝需求的網友免費開放自家小院。不料打卡人越來越多,小院被一些遊客私自闖入並破壞,博主不得不貼上「請勿進入,垃圾帶走」的提示。日前該博主回老年過年後返回小院時,發現院中柵欄、搖椅、房門均被破壞,養的狗狗也被踢傷。對此,有律師表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經所有人告知離開後不離開的,未構成犯罪行為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國青年報)
◇ 資 訊1.中紀委披露2023年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取得的成果:2023年,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87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2.6萬件,留置2.6萬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1萬人。(央視新聞)2.檢察機關立案和偵查活動工作質效有效提升: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監督偵查機關立案近10萬件,是2018年的3.4倍;監督撤案4萬餘件,是2018年的2.3倍。下一步,檢察機關將以刑事檢察全流程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加強和規範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工作。(中國新聞網)3.司法部等兩部門開展「薪暖農民工」「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重點,有效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據統計,2023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萬件,為54萬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68億元。(工人日報)4.國家衛健委等10部發佈《關於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建設高水平兒童醫療服務網絡,發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減少跨區域、跨省就醫。截至目前,我國已在兒科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省份規劃建設了16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央廣網)5.國家葯監局發佈《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要求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落實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裁量監督機制,推進典型案例指導,及時糾正違法或明顯不當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或行為,持續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法治網)
◇ 拾 趣
駕校教練集體學「誇誇語錄」:近日,山東威海一駕校教練集體學習「誇誇語錄」,引髮網友關注。駕校校長表示,有教練教學時性格急躁,導致學員學車焦慮緊張。教練學習「誇誇語錄」可以讓學員在學車時,氛圍更輕鬆。網友:這是哪個駕校,我想要報名!(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