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數學為啥總是弱於男孩?原因其實很簡單:小學生還有補救機會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說到數學,果媽就不得不說說自己的「數學之路」了。

果媽的數學不算特別好,但是也說得過去,當年江蘇150分的高考試卷,果媽只要正常發揮,還是能夠拿到130+的

不屬於頂尖,但在女生中,也還真不算差。

畢竟,數學這門學科上,女生似乎存在一定的劣勢。

而果媽的數學,其實在小學的時候,也是很差的,也曾被親戚們說過:「女孩子數學學不好正常,智商和思維,都不如男孩。」

但真的是智商不如男孩嗎?

其實不是。

有一點不可否認,思維方式,是拉來男孩女孩數學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了思維方式,還有興趣。

而這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體現了。

就比如男孩女孩的玩具。

小時候,女孩子愛洋娃娃,愛打扮,喜歡別人誇讚她們好看,女孩的思維,更注重於感性。

男孩子,愛玩汽車,研究汽車等各種玩具裏面的結構,男孩的思維,更注重於理性。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表明:男女的智力水平雖然差不多,但是智力結構,卻有着明顯的差異。

因為先天的智力結構不一樣,也導致男孩女孩在接觸數學這門學科的時候,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男孩覺得,沒什麼,甚至還很有意思,做起來很快。

但是女孩就會覺得很枯燥。

時間長了,女孩對於數學,會本能地產生一種焦慮:覺得自己學不會這麼枯燥的學科。

而這,更造就了女孩子在數學上的弱勢。

2014年有研究者對「數學焦慮者」進行了經顱直流電刺激,然後發現:對負責情緒調節的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進行興奮刺激,成功提高了被實驗人員進行算術決策的反應時間。

也就是說,讓孩子學會緩解「數學焦慮」,對數學學習是很重要的。

所以,其實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想要學好數學,那麼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思維,一個是興趣

果媽在上小學四年級之前,對數學是「畏懼」的,總覺得自己學不好。

但是進入五年級之後,新來了一位老師,對我特別好,講解題目的時候,那些很難的數學題,就如雜亂的毛線被理順了一樣簡單。

算起來,是因為老師,對數學感興趣了,也是因為老師教得好,從而將數學思維給打開了。

此後,數學便開始扶搖直上,哪怕進入初高中,換了很多個數學老師,都沒影響我對數學的興趣,更沒影響成績。

所以,果媽對於開心果數學上的引導,不重視刷題、提前學習,而是注重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

這兩樣抓好了,數學不會差。

對數學感興趣之後,孩子能夠從興趣出發,哪怕帶着感性思維去了解數學,但了解着、了解着,也會被數學中的理性思維帶入,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小學,則是孩子培養數學興趣與數學思維的黃金期!

孩子不一定能夠遇到那麼好的數學老師,但是,可以遇到好的數學教輔書《李毓佩數學童話故事》。

李毓佩教授,被稱為「數學爺爺」,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建國以來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稱號。

李毓佩教授在科普作品上的建樹頗深,他慣會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來為孩子建造一座奇幻迷人的數學童話大廈,幫助孩子培養數學興趣與數學思維。

這套《李毓佩數學童話故事》一共有5本,分別是《神秘數》《探長出山》《智勇雙全的鐵蛋博士》《尋找外星人留下的數學題》《獅王梅森》

每一本書里,都是用「有趣的童話」的童話故事,來講述一個又一個數學知識點。

其中包括了178個數學圖表,讓孩子感受到直觀可見的數學知識,再加上259幅配圖、40幅精美彩色插畫,將抽象概念擬人化,讓孩子輕鬆學會總結、類比、歸納、舉一反三。

書中包括了小學常見的43個知識點,包括了四則運算、整數、小數、雞兔同籠問題、植樹問題、方程等,讓孩子在童話故事中了解知識點,做一題,勝過刷10題。

而且,有趣的故事、題目,讓孩子在「玩數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鍛煉了專註力,以及深度閱讀的能力,這對孩子的數學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書本中的故事,還充滿了「力量」,讓孩子在「解方程的時候也能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問題」

書中大量「鍥而不捨」的故事,也讓孩子學會分析與思考,學會克服自身的弱點,學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堅持……

家有小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數學成績不如意的、數學學習吃力的等等,都可以試試這套《李毓佩數學童話故事》讓孩子從興趣出發,在興趣中培養出數學思維!

所以,不是女孩子的智商學不好數學,而是女孩子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思維,沒有被培養到位罷了!

加油吧,家長們、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