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2023年京滬高校學工部長論壇暨京滬高校「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工作推進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北京、上海73所高校的學工部部長圍繞「勇擔強國使命 培育時代新人」,共享改革經驗、共商育人大計、共謀發展良策、共話協作願景,推動京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會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北京建築大學10所高校圍繞「高校推進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經驗做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治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大數據技術賦能『精準思政』」「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5個主題,結合本校特色工作和經驗作主題發言。
農大心理小站
復旦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艾竹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推進「大數據技術賦能『精準思政』」方面,復旦大學進行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從今年起在全校範圍給每一位學生下發了一本名為《文化校歷》的小冊子,集成了全校未來一年的高質量校園活動,通過學校搭建平台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學校的各類校園活動中,而非過去多局限於本院系;此外,復旦大學還基於學生需求和德智體美勞5個維度發展的數據,正在研發一套大數據系統,將學校的校園活動更為精準地推送給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打破學科壁壘,實現人才的跨學科培養。」
而在中國農業大學,學校深度聚焦心理育人,在學校建立了18個各具院系特色的二級心理輔導站。常說美食具有療愈人心的功能,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心理輔導站——食苑驛站里,做美食、吃美食,便給了同學們一份撫慰。該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周曉璇告訴北青報記者,該心理輔導站依託學科特色,組織了很多跟飲食文化有關的系列活動,比如尋味實驗室、烘焙體驗課、中餐製作等等,讓同學們在製作享用美食的過程中釋放壓力,更好地投入學習生活中。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副處長丁貞棟表示,本次論壇的主要目標是推進時代新人培養,論壇期間北京和上海73所高校的學工部部長將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治理以及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尋找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和方法。丁貞棟介紹,目前北京市全力推進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全覆蓋,成為「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重要載體,推動高校立德樹人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次論壇還組織與會人員赴中國國家版本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開展參觀考察。
據了解,京滬高校學工部長論壇自2010年以來已舉辦十二屆,京滬兩地教育部門攜手並進、同向發力,始終堅持互聯互通、互學互鑒、共建共享的理念,搭平台、建機制、聚資源、強交流,組織兩地高校學工部門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學習研討與交流合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月朦
編輯/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