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培訓形成劇場效應本質,是讓不適合升學的孩子,通過外力加成超越前面的孩子,前面的孩子為了不被超越,同樣被迫選擇加入這個外力加成競賽之中,使得家長和學生之間壓力都有所加大。
培訓搶跑固然需要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以及對於學習潛力的消耗和家長資金的投入,需要說明的是,高額補習班並不是家境好的孩子專利,很多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父母省吃儉用也讓孩子去參加這類培訓,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想法,反而在其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
普通家庭的高投入,往往對應着高期望值,但學習比拼的不僅僅是投入度,更主要的是學習力的差別,使得那些花費大量培訓費用仍然學不好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
在前階段某紅舉報某培訓機構的事件中,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很多家長竟然是反對雙減和管控培訓的,反而認為這是影響了普通家庭孩子上升的通道,殊不知這才是對他們和他們孩子最大的保護。
大家都回歸課堂,去除外力的影響,展現孩子真實的實力,誰上高中誰分流,這樣即使上不了高中,家庭的經濟並不會捉襟見肘,會有更多的消費能力以及更多的儲蓄。
五五分流確實對很多家庭難以接受,也並不是需要大量打螺絲的勞動力,而是後50%的學生真的不適合上高中,
初中都學不好,高中只有難度更大,依靠外力推上去的高中生,後繼乏力幾乎是必然現象,在大學生就業也不容易的情況下,高中考不上好大學未來挑戰仍然很大,這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過度的教育投入並不值得。
「教育壓力本質不是難度 而是家長對不適合學習孩子過高期望值!」相關視頻
-
7:46
-
17:36
-
4:05
-
50:16
-
1:58
-
5:06
-
7:27
-
3:30
-
4:34
-
21:08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教育分類視頻推薦
-
0:42
-
0:52
-
0:44
-
0:20
-
0:47
-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