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觀點丨本周人物:「燃爆」全場的歌,他曾這樣唱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王嫻 王偉)正逢畢業季,青島大學的畢業典禮又上熱搜了。一身戎裝的劉金城從部隊退役歸來,代表畢業生唱響一首《我的祖國》,「燃爆」全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本周對話曾三次參與重大閱兵活動的劉金城,聽他講述音樂生的「沙場秋點兵」故事。

劉金城在畢業典禮上獻唱(受訪者供圖)

劉金城,青島大學2011級音樂學專業本科生,2016年至2020年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先後三次參與大型閱兵(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2020年俄羅斯紅場閱兵),完成國家級儀仗司禮任務120多次。

記者:畢業典禮上為什麼唱《我的祖國》這首歌?

劉金城:因為青島大學重視紅色愛國教育,而畢業典禮是一個非常好的愛國教育機會,所以導演組特意挑選了這首歌。而且《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非常有名,曲調委婉,傳唱度很高,大學生對這首歌比較熟悉,「一條大河波浪寬」,我們從小聽這首歌長大。

記者:現場反響很熱烈,你當時是什麼感受?

劉金城:我是配角,畢業生才是主角。但當我穿着軍裝走上台,大家掌聲雷鳴,讓我感到很激動。其實我沒有想過有多高的熱度,就是抱着回歸母校、為母校盡一份力的初心。

記者:這首《我的祖國》,你曾經在什麼場合唱過?

劉金城:在學校時,有重大活動會唱,到了部隊,在很多場合一次次唱過。

「如果不去的話,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

記者:你本身是學音樂專業的,畢業入伍在你的規劃之內嗎?

劉金城:入伍我也是想了好久,因為大學畢業時23歲,如果不去當兵的話,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所以才做了這個決定。再加上我從小接受體育訓練,在大學也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去了新兵連以後各項軍事成績都合格,還被選為儀仗隊隊員,參與2017年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

記者:經歷了幾次閱兵,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劉金城:有很多,舉一個例子。朱日和沙場閱兵主陣地的條件很艱苦,我們住在帳篷里,草原的風沙很大,每天至少吃三兩土,就是跟着風沙過日子。帳篷的床上都是沙,我們要把被子拿出去抖抖才能睡。吃飯的時候剛把盤子擺上,沒到幾分鐘的工夫,上面都可以寫字了。

一天中午,我和一個戰友跑到帳篷外避暑,拿着剛從臉盆里拿出來的毛巾蓋在頭上,毛巾是沒有擰乾直接淌水的狀態,沒到5分鐘就已經幹了。閱兵戰士嘴唇都是乾裂的,臉上的皮曬脫了好幾層,一天擦好幾次防晒都不管用。但是我們是黨和國家軍隊的窗口,始終以堅強的意志完成任務,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劉金城在朱日和閱兵現場(受訪者供圖)

記者:你之前還在俄羅斯參加閱兵,國外執行任務的感受更不一樣?

劉金城:當然不一樣,走出國門代表的是國家形象,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在聚光燈下你不能給中國人丟臉,不能給中國軍隊丟臉,不能給國家丟臉,所以說更是要嚴格要求,言行舉止,一言一行,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能放鬆。

「傳遞愛國理念,是初心和教學原則」

記者:退役以後在做什麼工作?

劉金城:我目前在青島從事音樂教育,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只要是熱愛音樂、熱愛祖國的,都可以教。一般還是以小學、初中的學生為主,給小孩子上課就要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站在大人的角度,我還是比較招孩子喜歡的。

記者:給孩子上課的時候也會教愛國歌曲嗎?

劉金城:會的,我的課程必須包含這些歌曲。我們少兒合唱團里有「旗幟團」,我會對學生進行軍姿教學,還教紅歌演唱,把我的綜合能力都運用在教學裏,這樣對孩子的發展也有好處。他們從小接受過一個退役軍人的教育,可能就會在幼小的心裏種下一顆愛國的種子,這比什麼都強。傳遞愛國理念,是我的初心和教學原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