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回應「考研最大的遺憾」

來源:極目新聞、澎湃新聞、紫牛新聞、雙一流高教

日前,一則「考研最大的遺憾」帖子在網絡引起關注。

帖文顯示,今年研究生考試報考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名安徽考生,因飛往廣州的航班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延誤,缺考了於24日舉行的研究生複試筆試。

3月26日,該校計算機學院工作人員表示,學院請示學校後,經研究並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同意後,學校決定批准因極端天氣原因交通延誤的同學,可向學院提交證明材料,按流程參加學院組織的複試。學院昨天下午已主動聯繫了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同學。

考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缺考遭遇(社交平台截圖)

3月24日,一則「考研最大的遺憾」帖子在網絡首先引發討論,帖文顯示,今年報考廣東工業大學的一名安徽考生,因飛往廣州的航班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延誤,不幸錯過24日的複試筆試。

該考生介紹,自己在22日看到複試消息後,便購買了23日的飛機,但因為天氣原因航班延誤,他只好無奈在機場一邊做複試準備,一邊等起飛。直到夜裡航班仍未能起飛,該考生意識到已無法及時趕往複試,便在網上分享了這一經歷。

小劉說,從去年2月份,他就確定目標要報考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複試分數和排名出來後,他排到了10餘名,而招生計劃有20多個名額。小劉怎麼也沒想到複試的時間如此緊迫,惡劣天氣直接造成他今年無法參與複試的遺憾。

「複試時間是24日一早,通知是21日晚上近10點有的,學校官網是22日才公布,學信網的複試通知消息更是23日下午才送達考生。如果我沒在22日看官網,那連24日一早的機票都來不及訂。」小劉告訴記者,他目前已在關注其他學校的研究生調劑信息,但他依然希望能夠獲得廣東工業大學複試的機會,彌補因不可抗力導致的缺考。

相關話題隨後衝上熱搜。支持小劉同學的認為學校通知時間太緊湊,對於住得遠的學生不合理。

也有網友認為,考生應該有所預判,準備一個應急方案。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顯示,該校複試通知時間為3月21日,各學院的複試時間各不相同。其中機電工程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複試考生資格審查均在24日上午進行,計算機學院在24日上午9時至10時30分對考生進行筆試。

有部分考生在網上稱該校的複試通知實際上在21日晚間發佈的,他們也是22日才在官網看到。

考生23日收到的通知(媒體報道截圖)

3月26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聯繫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是否考慮給該考生安排重新複試,不便透露。

上述計算機學院26日中午對新快報表示,經學院請示學校後,經研究並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同意,學校決定批准因極端天氣原因交通延誤的同學,可向學院提交證明材料,按流程參加學院組織的複試。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考生的缺考經歷引發關注後,不少學生表示,學校這樣安排複試,給外地考生的準備時間太少,如果因為不可抗力導致缺考不能補考,對外地考生不公平。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的規定,複試前3天發佈通知公告是允許的。隨後,記者聯繫廣東省教育廳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一位值班人員稱,會將該信息報給廳里有關部門或新聞發言人。

航班延誤信息(媒體報道截圖)

據介紹,廣東工業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設有大學城、東風路、龍洞、番禺、沙河、揭陽等多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5300餘畝。

廣東工業大學最早可追溯到1942年的廣州高等工業學校。1958年以其為基礎成立廣州工學院,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為曾志;1962年學校發展為廣東工學院,著名水利學家麥蘊瑜任首任院長;1970年學校整體遷往韶關南華寺辦學,改稱廣東礦冶學院,部分院系專業劃入華南工學院;1982年遷回廣州並複名廣東工學院;1995年廣東工學院與廣東機械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組建為廣東工業大學。

如今,廣東工業大學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首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以及在2018年進入廣東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重點建設高校,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設計學、化學工程與技術(2021年新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2021年新增)等7個學科確定為廣東省「沖一流」學科。

該校計算機學院是廣東工業大學重點建設學院之一,計算機本科專業已開辦三十多年,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網絡空間安全三個一級學科。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2個工程碩士點,擁有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