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家長吶喊:累死孩子煩死家長的課後延時服務,快取消吧

由於各地具體執行方式不同,老師和家長反應不一,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也讓很多家長對課後延時服務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

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很多學校強制要求學生參加課後延時服務,增加家庭負擔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

孩子的媽媽沒有上班,全職在家主抓孩子學習,當學校通知課後延時服務時,媽媽並沒有給孩子報名。

因為她已經為孩子做好了學習計劃,並且也完全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執行。

但沒過多久,孩子就開始要求媽媽必須報名課後延時,原因是老師在學校多次提醒孩子。

家長跟老師溝通後才知道,老師其實也是迫於壓力,因為校方將課後延時報名情況納入了績效考核。

雖然課後延時的費用並不高,但對於這部分家長來說,也屬於不必要的額外開支。

第二、課後延時服務與家長的下班時間依然無法銜接

大多數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基本都是一個半小時,個別學校也有一個小時。

孩子正常是四點半放學,延時也只能到六點,而很多家長都是六點以後才下班,再加上路上的通勤時間,依然趕不及按時接孩子。

教育部提出課後延時的初衷是幫助家長解決接送孩子的問題。

但是社會壓力過大,很多用人單位並不能按時下班,整個社會大環境沒辦法保證家長的下班時間,所以最根本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第三、課後延時服務的內容安排不合理,沒到延時效果

有的學校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成績會安排額外的附加課程,老師借用每天的延時時間對課堂內容進行拓展。

這種情況對於沒有參加延時服務的同學來說,就會造成一部分的知識內容缺失,影響孩子的學習節奏。

這樣就會迫使不需要參加課後延時的學生,不得不報名參加,如果不參加就跟不上教學進度。

而且參加了延時的家長對此也不太贊同。

因為孩子在學校已經上了一整天課了,放學後繼續進行拓展延伸,容易導致孩子壓力過大,對這些知識無法理解吸收。

還有一小部分學校為了節省成本資源,後勤或者其他崗位的老師在課後延時階段進行管理,這些老師的經驗和能力達不到專業代課老師的水準。

他們只負責管理班級紀律和學生的人身安全,對學生的作業和學習內容沒有太大幫助。

最後課後服務只是拖延了時間,大量的學習內容和作業依然要回到家完成,輔導孩子的重擔又落到忙碌了一天的家長身上,讓家長身心俱疲。

第四、孩子在校時間過長,回家變晚,身心得不到放鬆,學習負擔更重了

根據這幾年課後延時服務的實際實施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孩子在延時結束後依然需要花幾個小時來完成作業。

家長下班之後不僅要繼續輔導作業,還要給孩子做晚餐,所有的親子時間幾乎都被各自忙碌和雞飛狗跳佔據,壓力也絲毫沒有得到緩解。

由於回到家的試卷比較晚,導致很多孩子的作業要寫到半夜,根本沒有時間鍛煉身體,長時間晚睡早起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家長們之所以對課後延時服務不滿意,是因為它並沒有有效解決大家最基本的需求,這也是家長怨聲載道的主要原因。

家長們真正想要的不是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也不是讓孩子無效地消耗時間。

而是希望能利用課後服務的時間讓孩子完成作業,真正把放學後的時間留給運動或者是愉快的親子活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

其實這不是取消「課後延時服務」的問題,而是回歸課後服務本質的問題實現真正的自願,把課後服務給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家庭,我想所有問題都會解決了。

大家認為該不該取消課後延時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