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有老師吐槽: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
每每聽到外人說起當老師的種種好處:清閑、穩定、工資不低,還有帶薪寒暑假……很多老師都會連連擺手,當老師不僅僅只有每天那幾節課,更多的功夫在課外:備課、批改作業/試卷、寫工作總結……幾乎天天都是連軸轉,要到深夜才能睡下,收入跟勞動付出完全不匹配。
但這種辯解,往往被個別老師的「摸魚」行為給打破。
當下轉入秋冬季,天氣迅速轉涼變冷,到了病毒生命力最旺盛的季節,各地陸續拉響了疫情的警報,遼寧鐵嶺某中學的一位女老師,被確診了。
這位女老師的確診,引發了家長們的關注,擔心自家孩子跟這位女老師有過接觸,但看了該女老師的行程軌跡圖後,家長們不僅擔心自家孩子有沒有跟這位女老師有過接觸,也質疑該老師到底適不適合當教師。
從曝光出來的該女老師的行程軌跡來看,她一整天都是在「摸魚」。
早晨7:30到學校,比學生們都晚到了一段時間;打完卡後,她並沒有待在學校,而是到家門口附近的蛋糕店買了個早餐,剛剛9點她就回到家了;在家裡磨蹭了一個半小時,她又出去溜達,回到學校吃了午飯,午休過後,下午15:30又回到家了。
顯然,該女老師這一整天真正工作的時間少之又少,上午肯定是沒有課的,下午可能會有一節課,但也僅限於此而已。總之,一個工作日就這麼輕輕鬆鬆應付過去了。
看到了這位女老師的行程軌跡圖後,不僅很多家長不樂意,網友們也紛紛感嘆還是「編製香」:
「怪不得現在大家都擠破了頭要當老師,因為當老師是真爽啊,隨便怎麼摸魚都行,哪像在外面,996、715不說,還被罵得跟孫子似的」
「等我有了孫子,一定要好好培養他,讓他當老師」
「要是在私企,這位估計熬不過一個月」
……
此事曝光後,也有不少老師紛紛站出來辯解,稱鐵嶺這位女老師的情況只是個例,不代表整個教師隊伍,大部分老師都是兢兢業業的。
有的老師表示,在學校里,主科老師和班主任都累成狗,分分秒秒都在工作,根本沒有閑工夫去蛋糕店。有的老師訴苦說,自己每天的生活狀態就是兩點一線、早七晚八,就跟長在教室里一樣,就因為自己是主科老師兼班主任……
中國有句古話:不患寡而患不均。
筆者相信,大多數老師的工作壓力都是非常大的,但也有個別老師真的屬於「摸魚」類型的,可以經常出去「浪」。這種現象反映了部分學校存在老師分工不均以及管理不嚴的情況,才導致了像鐵嶺這位女老師無所事事的工作日常。
更加令人感到不公平的是,由於工作比較清閑,讓有些副科老師和工勤人員有更多的機會「搞關係」,使他們在評職稱、定工資時吃盡甜頭,反而是那些真正 「傳道授業解惑」、勞心勞力的班主任或者主科老師,有事情就「能者多勞」,有好處就「靠後站」,很打擊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慢慢地就不想再做「春蠶」和「蠟炬」了。
希望有關方面重視起來,杜絕這種「摸魚」老師的現象,才能保證就是隊伍的質量。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