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哭的學生有糖吃?浙大一女生保研失敗變直博,方式不堪效果真好

文/香橙聊教育

俗語有云: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放在學生身上也是一樣。

學生對於學歷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除了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開闊自身的視野之外,更多的都是為了就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為了就業,相信考研的人會少一大半,甚至更多。

也因為就業的競爭越來越大,導致考研的競爭也在與日俱增,報考人數也在不斷地突破新高。而在眾多的考研學生當中,有一種情況是比較容易上岸的,還不用參加考試,那就是保研

當然了,想要獲得保研資格也並非那麼容易,需要品學兼優才可以。但你想不到的是,保研失敗的情況下還可以直接直博,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句話:會哭的學生有糖吃。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會哭的學生有糖吃?浙大一女生保研失敗變直博,方式不堪效果真好

浙大的一位女生本來是有機會獲得保研資格的,雖然保研的難度很高,也有固定的名額,但因為自己「作」,把保研的名額弄沒了,可讓人沒想到的是,保研的資格沒了,卻直接變成直博了。

原來,這位浙大的女生在保研失敗之後採取了老套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模式,還要TL,折磨同學以及老師,最後老師也是不堪重負,讓這位女生直博到了其他學校。

雖然直博的過程讓人不齒,可收穫的效果也是真的好。剛好印證了那句話:會哭的學生有糖吃。但浙大這位女生直博的方式也引起了大眾的不滿。

為了直博無所不用其極,借用一句網絡流行用語就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卻也有網友表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此女以後必有一番大作為……

浙大女生為保研「手段卑劣」,校方為啥妥協?

浙大這位女生為保研使出的手段可以說是浙大的污點,畢竟是知名院校居然出了這樣一個「人才」,想不出名都很難。但大眾在不齒的同時也有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為啥浙大會妥協呢?

難道不怕其他的學生群起而效仿嗎?更何況此舉對其他的學生公平嗎?實際上,校方妥協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學校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更有保護學生人身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這位女生如此的「作」和「鬧」,已經影響到了其他的同學。只是直博到其他的學校,也算是最好的方式。至於其他的學校會怎麼處理這位女生,那就是另一個學校的事情了。

再者,能考上浙大的都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這位女生也是個例,並不會群起而效仿。可還是要提醒大學生們一句,保研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保研失敗了,也還可以考研,出路不止一條,真的沒有必要採取這種丟臉的方式。

大學生要想獲得保研資格,需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想保研的可以看看

考研是增加就業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可以保研,那麼對於就業的幫助會更大,還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和金錢。更為重要的是,和考研相比,保研要容易很多,卻也需要大學生做好準備和努力。

因為學校的不同,具體的保研的規則和要求也就大不相同,但還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學生的成績和競賽證書以及科研經歷(硬性要求),這些都是必須要有的。

並且要名列前茅,大白話說就是品學兼優、能力出眾。綜合測評的成績要高,這也是硬性標準,而科研經歷這點是導師比較看重的,需要積累豐富的科研經驗

最後就是學生的英語水平,一般來說,想要保研的大學生英語需要通過六級,且成績越高,保研的機會就越大。注意不是通過英語六級就行。

除此之外,學生如果有支教的經歷或者學生的工作經歷和保研相關,也是有機會被保研成功的,但這要看具體的院校和專業了。

畢竟每個院校保研的標準都不一樣,可相同的是,院校的級別以及知名度越高,保研的要求也就會越高。像985院校的保研普遍都會比較難。

結語

會哭的學生有糖吃,這並不是針對小學生的,所有的學生其實都一樣,只不過隨着年齡的增加,有些學生不會採取這樣的方式。

一方面是不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很丟臉。畢竟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高考考上的還是名校,採用這種方式獲得直博的資格確實不怎麼光彩。

浙大女生保研失敗,一哭二鬧三上吊變直博,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