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9月初以來,貴陽康養職業大學聞令而動,堅決扛起抗疫責任,勇於擔當作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全校師生向「疫」而行,以「四力」為抓手同心抗疫,用行動守護千家萬戶,彰顯「硬核」青年的使命擔當。
黨團聯動,增強組織「凝聚力」
「我申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我也報名」「算我一個」……9月2日,在團市委的號召下,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發出志願者招募信息後,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響應。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學校按照增援區域,迅速成立抗擊疫情大學城、花果園、觀山湖3個臨時黨總支,11個臨時黨支部,17支黨員先鋒隊伍火速集結前往貴陽20餘個疫情防控點投入戰鬥。如:該校黨委成立的「抗擊疫情南明區臨時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以黨建帶團建,帶領240餘名團員學生在南明區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以青春之力凝聚青年「硬核」力量。
每天凌晨4、5點都能在南明區看到各臨時黨支部師生們忙碌的身影,有的協助醫療隊人員做好核酸採集、信息收集、錄入等工作;有的24小時輪班連軸轉,及時、高效地做好花果園片區30多萬居民群眾的全部標本接收及轉運工作;有的則在築城廣場方艙檢測點按照工作流程分工協作,相互配合。
師生志願者在南明區築城廣場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每次工作之後,我們都會組織同學們談一談當天的工作感想,及時優化工作流程,幫助大家提升能力、快速成長,這次經歷也是大家邁入職業生涯的第一課。」該臨時黨總支有關負責人說,在這20餘天的奮戰里,支部書記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堂生動的「微黨課」,許多同學對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紛紛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截至目前,共有47名入黨積極分子撰寫了思想彙報,93名同學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5名同學遞交入團申請書。
迅速部署,強化工作「執行力」
「我們設置了校領導值班值守崗,所有黨委班子成員輪流在學校大門值班值守。」貴陽康養職業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校按照「疫情要防住、校園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嚴格落實「三個三」工作措施,嚴防疫情輸入,全力以赴守護好校園安全和師生生命健康安全。
校領導帶頭值守
嚴把學校校門關,是學校「外防輸入」,築牢校園疫情防控牆的重要舉措。為此,該校領導班子帶頭落實疫情防控政策,每天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並第一時間組織專家指導保衛部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在學校大門區域規範設置安全距離線、臨時觀察室、物資緩衝區、物資消殺區等區域及明顯標識,配備消毒液、消毒噴霧桶以及相關防疫物資;加強安保人員防疫培訓,配備防護服、配戴口罩,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嚴格禁止在校人員出校、禁止外來人員進校。同時,組織在校師生分層分類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進一步明確「不進不出」「靜態管理」等疫情防控紀律要求;在校內圍牆沿線設置警戒線,組織師生巡邏隊全天對沿線進行巡邏,並發動可以在觀山湖區域內流動的教師在校園外圍開展巡邏,形成校內、校外聯動互補,嚴防死守校園三個「卡」。
「我們每天要對每個寢室、每個樓層、每棟樓的學生進行清點,對每次參加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的人數進行核查。同時,以樓棟為單位進行集中管理,以樓層為單位依次輪流活動,以寢室為單位進行單獨行動,做到規範有序,防止學生聚集,確保學生在校園內的流動管理到位。」該校學生樓長說。
據悉,在學校實施封閉管理和靜態管理期間,該校按照食堂、超市、宿舍、樓層、寢室等區域進行合理劃分,嚴格實行校園網格化管理。強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三「長」在網格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明確學生樓長、學生層長、學生寢室長的疫情防控工作職責,切實加強校園封閉管理和靜態管理期間對學生的日常監督管理,確保在非必要情況下所有學生不出寢室,規範作息。
另外,該校充分發揮班主任(輔導員)、班長、班小組作用,積極帶領「三班」第一時間向學生傳達學校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確保上級命令第一時間傳達、上級要求第一時間執行,真正做到全校「一盤棋」。同時,充分利用「三班」認真組織學生學習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的防護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系統培訓,提升人員「戰鬥力」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學校召集職教名師、資深護理專家、公共衛生預防專家、雙師型專家隊伍等組成團隊開展培訓,從基礎技能、新冠基礎知識及防控措施等理論方面,到穿脫防護用品要求、注意事項、採樣人員及輔助人員自我防護要求、咽拭子採集技術等實操方面進行系統培訓,進一步築牢保護自身安全和群眾生命安全的「銅牆鐵壁」。
「你們要做好自身防護,才能履行好志願者的職責」。這是鍾衛蘭疫情期間對志願者們說得最多的話。鍾衛蘭是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傑出校友、特聘專家、護理系教育教學總督導,自疫情發生以來,她主動請纓,承擔學校抗疫志願者的規範培訓任務,量體裁衣制訂教案,通過理論講解、具體實操等方式,對想要參加志願服務的學生進行分批次輪訓,讓志願者們成為阻擊病毒堅不可摧的「隔離帶」「防護牆」。
鍾衛蘭給同學們進行培訓
據悉,疫情期間,共12批次約570位師生志願者經過鍾衛蘭及團隊系統培訓和學校臨時防疫技能考核,陸續奔赴貴陽貴安抗疫的第一線,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不僅僅如此,學校還強化志願者核心技能提升,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等納入培訓內容,加快防疫核心技能培訓;並結合疫情防控各工作崗位需求,對教師志願者、學生志願者開展分類培訓,切實提升大家防疫業務能力、強化實戰應用,進一步築牢保護自身安全和群眾生命安全的「銅牆鐵壁」。
提升服務,優化一線「保障力」
疫情發生以來,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向在校學生髮出參加抗疫志願者的號召,廣大學生踴躍報名,主動請纓,都希望能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該校醫學檢驗技術的大二學生楊芳便是其中一員。在參加學校組織的防護技能培訓後,他於9月4日被派往貴陽奧體中心移動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負責標本接收、標本前處理等工作。「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同時也是一名醫學生,我覺得更應該擔起重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所以在接到學校號召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了報名。」楊芳說。
為了儘快將標本送到方艙實驗室進行檢測,楊芳與同事須在標本送來的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凌晨三四點、早上六七點已是常事,但他從無怨言,總是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趕到工作崗位。「我覺得做志願者是一項很光榮的事情,在工作中雖然有困難,但在20多天的志願服務中,我的個人能力、專業水平、思想覺悟都有了一定提升,收穫很大。」楊芳說。
除了志願服務,該校組織公衛與信息專家聯手,「智」助花果園疫情防控。9月12日,針對花果園片區人口體量大且人員複雜的情況,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集結了中國疾控中心、重慶疾控中心、四川疾控中心等單位的多位專家針對臨時靜態管理,製作了「微社區」二維碼,創建「微社區」信息採集系統,為「摸清底數、全面排查、早日清零」提供技術支持。經過兩天奮戰,解決了大型社區底數不清,核酸採集數據不準等問題,並在第二次核酸檢測中實現數據有效率100%。
與此同時,該校也全力為大家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堅持「服務一線、一線服務」,24小時「在線」,做到各類物資拿得出、用得上,隨時進行各類防疫物資的調配、裝運、發放,為抗疫前線及時送上「彈藥」「糧草」。
花果園專家團隊會議
據統計,自9月2日以來,該校先後組織了32批2000餘名師生志願者赴貴陽市雲岩、南明、烏當、花溪、白雲、觀山湖等6個區,20餘個疫情防控點增援,用「硬核」行動,為貴陽市堅決迅速「圍住、撈乾、撲滅」本輪疫情,打贏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殲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疫情還未結束,學校將繼續以實幹實績為黨旗添彩、為黨徽增光,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志願者準備出發
作者: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