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中秋」江蘇老師在他鄉:錢曉榮 無愧於那一聲「海安舅舅」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團圓時刻,一批江蘇老師依然堅守在各自支教地,用滿腔熱忱照亮孩子的征途。江蘇新聞廣播中秋節、教師節獨家策劃《江蘇老師在他鄉》,心中有大愛,他鄉即是故鄉。


  我叫錢曉榮,來自江蘇海安立發中學。2016年我響應號召,來到雲南寧蒗這片熱情而神秘的土地。今年,我再續「山海情」,成為了第十一批海安寧蒗支教團一員。一晃這已是第七個年頭了!

  還清楚記得剛來的時候,我給學生自我介紹,介紹海安的風土人情、介紹了全國各所大學的情況……他們那一雙雙純潔的眼光盯着我,聽我講述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此的專註、如此的神往!充滿了對大學生活和廣闊天地的憧憬。從他們的眼神里我讀到了他們要走出大山的渴望!從那刻起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由於各種客觀條件的差異,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但作為支教者,我們有責任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知識滲透給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孩子都學有所成!為了使課講得通俗易懂,又能使學生有深刻的印象,備課的量和難度就可想而知了。時間長了,也曾有放一放的念頭,但那一聲「海安舅舅」,我只能揉揉酸痛的腰繼續我的責任……

  我曾為"問題學生"頭疼過,苦悶過,心碎過……但我堅信沒有絕對很壞的孩子,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引導和關愛!我一次次和他們密切接觸,融入他們,了解他們學習,生活狀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

  「聚是一團火,散則滿天星」"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是我對學生經常說的話!我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成長為懂事、明理、陽光、有責任和擔當的人!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我對孩子充滿了期望!和孩子每走近一步,就多一份對他們深深的責任,看着他們一天天的茁壯健康地成長,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所有付出的汗水都值了,無愧於「海安舅舅」的稱呼。未來,期待這片紅土地上發生更多奇蹟,不辜負寧蒗和家鄉人民的期待!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周洋 編輯/趙夢琰)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