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兩江新區童心小學的開學勞動第一課,在校園裡的稻田裡拉開序幕。
「割稻子時,手要握住稻桿2/3處,太上了不容易使勁,太下了可能會割到手。」在現場,老師們現場教學,把動作要領拆分講解,學生們躍躍欲試,拿起鐮刀開始割水稻。
不一會兒,就有學生抱着一簇稻穀走出稻田,雖然小臉被曬得通紅,有的胳膊上還被稻穀划下幾條紅印,但學生們勞動體驗的興緻卻有增無減,興奮不已。
在稻田旁邊,學校事先準備了膜布,學生們抱起谷穗,使勁摔打,不一會兒,膜布上就鋪滿了一層稻穀。現場,為了讓孩子們體驗打穀子的全過程,學校還拉來了一架老式風車,隨着手搖風車「嗚~嗚~嗚~」的響,飽滿的穀粒和乾癟的穀殼被分開。這些學生收割的稻穀,最終還會出現在孩子們的餐盤中。
5年級2班的黎謹萱說,通過這次勞動,真實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不易,而自己也通過實踐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學校校長秦波表示,這次勞動課,也是童心小學教育集團「跟着二十四節氣去勞動」系列課程的第一堂課。「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業文化的智慧結晶,古人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依照節氣來安排。時移景異,但節氣文化同樣可以為今天的教育提供形式多樣的勞動課程素材。
通過該課程,希望實現「節氣文化」與「勞動教育」的融合,打造一系列有趣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自然與人文的融合中學習勞動技能,感悟勞動精神,養成勞動習慣。
今後,學校將不斷豐富勞動課程體系,多學科老師整合學科資源,讓勞動教育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用勞動教育為學生幸福人生打好亮麗底色。
上游新聞記者 林祺 張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