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的創新理論築成「思想長城」——記江蘇南通「自燃型」宣講員曹榮琪

編者按

基層黨員愛聽什麼樣的課?官員落馬主要原因是什麼?農家書屋的書籍和空間資源如何「盤活」?……這是一個呼喚創新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創新理論的時代。群眾需要掌握黨的創新理論,需要黨的政策指引以武裝頭腦、明確方向、推動工作。


理論宣講是傳播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引領廣大人民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有效手段。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方法的創新。江蘇「黨課名師」曹榮琪的宣講實踐及相關研究,為促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新的經驗。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曹榮琪面向基層黨員群眾開展學習宣講。(劉凱 攝)


2022年7月30日,周六,一場「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專題宣講會上,熱烈掌聲頻頻響起,坐在前排的一位滿頭白髮、身着軍裝的老黨員,雙臂高高舉起,鼓起掌來激情滿滿。


宣講會甫一結束,這位老黨員找到宣講人曹榮琪,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真是講得好!深入淺出,道理講透了,情感又很深,真希望每月都能聽到這麼好的宣講……」


這一幕發生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金庄社區,宣講人曹榮琪是南通市通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新聞出版局局長。2019年,曹榮琪被中宣部表彰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入選「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作為江蘇省首批「黨課名師」培育對象、南通市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曹榮琪告訴記者,自黨的十九大以來,他已宣講408場,今年講了76場,平均每年80場,直接受眾近5萬人。


曹榮琪的理論宣講何以廣受歡迎?又是怎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在基層理論宣講這條道路上孜孜不倦,久久為功?


深入基層言傳身教

別開生面系統講解


理論宣講是宣講者對聽眾宣傳講解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政治活動,目的在於用正確思想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


記者了解到,理論宣講的現狀是,一方面,群眾越來越需要明白黨的創新理論,需要掌握黨的政策;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理論宣講持續性不強,不能系統地開展宣講,或者宣講刻板老套,聯繫實際不夠,不接「地氣」,特別是缺少領軍式優秀宣講人才,缺乏榜樣的力量。


曹榮琪從事理論宣講7年,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四個自信』」之信念,深入基層言傳身教,別開生面系統講解。有時甚至一天要講3場。他逐漸摸索拓展出一些新的理論宣講方法,比如別開生面講理論、情理交融講理論、深入淺出講理論、演繹情景講理論、數字化講理論、看圖說理等等,在實踐中提煉,在提煉中實踐。幾乎每一場宣講,他都把心得寫下來,積累了大量可供研究的實例。


曹榮琪說,「理論是天然氧吧,我研究吸氧方法」。他參與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通俗理論讀物撰寫,參加東南大學、省委黨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研究成果在《紅旗文稿》等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出版有《黨課名師告訴你 別開生面講理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家國情懷紅色經典誦讀》等專著。


其最新研究成果——《黨課名師告訴你 情理交融講理論》一書將於近日出版。黨的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徐川看過書稿後,認為該書「是火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中生長出來的行動之花」「讓人感悟到理論的力量和相信的力量」。


用堅定信仰感染人

以創新理論鼓舞人


在江蘇的「黨課名師」中,曹榮琪素以「宣講更富激情」而著稱。


記者注意到,曹榮琪在宣講時情緒飽滿,不念稿子,常拿着無線話筒走入聽眾中間。隨着宣講內容,這位喜着白襯衫、宣講時必戴黨員徽章的名師,或激越或沉吟,抑揚頓挫不失敏銳摯誠。對黨的歷史和創新理論,他如數家珍、繪聲繪色,聽眾情不自禁與之交融互動,現場經常是掌聲如潮。


一名參加「新時代 去奮鬥」演講比賽的南京選手,歸納宣講有「可燃型、自燃型、不燃型」三種情況,認為曹榮琪的宣講無疑屬於「自燃型」,其熱情「能把現場都燃燒起來」,令人感動。


理論宣講的激情來自哪裡?堅定的信仰!理論宣講如同把黨的創新理論築成「思想長城」,惟信仰堅定者才能把信仰講好,才能更好地感染人、武裝人、教育人。


「理論工作者應該是熱熱乎乎、光光亮亮的,當然前提是乾乾淨淨、清清爽爽。」曹榮琪說,「這樣的光熱哪裡來?心是發動機。心裏有能量,有動力,就有可能熱起來。」


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儘管理論學習功底深厚,曹榮琪不敢懈怠,堅持將每一場宣講都當作第一場,力求兼具政治性、邏輯性、藝術性,以期極大地鼓舞聽眾。這位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客座教授,自稱做學生時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認真背誦、勤奮寫作。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已經無法成為理論學習最優秀的人了,但可以嘗試成為理論學習最勤奮的一個。


黨員幹部增強信念

當好表率引導群眾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一些人的墮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


曹榮琪曾在中央黨校法律專業學習。由於理論宣講的需要,曹榮琪經常關注官員落馬新聞。他認為,無論是組織定性,還是自我悔過,基本上第一個原因都是「理想信念滑坡」或「根本沒有真正樹立信仰」。其中重要因素是缺乏政治學習。


曹榮琪為記者「復盤」了一場主題為「如何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法幹部」的宣講。那是2021年3月,他受邀給南通市通州區政法系統培訓班講課。這項任務在他腦海中盤旋了好幾天。


曹榮琪在宣講中涉及許多案例,有的還是他親身經歷過的。100分鐘的交流,沒有一個聽眾玩手機或打瞌睡。


曹榮琪當年做鎮長時,曾阻止過一次報警。那是一位性格倔強的50多歲的村民,在鎮綜治辦公室叫嚷,因出言不遜,工作人員要打電話給派出所,被曹榮琪攔住。曹榮琪把村民請到自己的辦公室,倒開水,遞紙巾,問情況。當村民用顫抖的手掏出一張印有「癌症患者晚期用藥」的單子時,曹榮琪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說,這可是我們自己的村民啊!他立即請財政所長、民政助理趕快來,一起諮詢政策,想想辦法。曹榮琪隨後又塞給村民500元錢。


在一場關於黨群關係的宣講中,曹榮琪語重心長地說,黨員幹部要當好表率,引導群眾,「我們真的要發自內心地、真心實意地對老百姓好,真正地把老百姓服務好了,我們共產黨才能贏得人民的真心擁護」。


激活意識形態陣地

法治宣傳深入人心


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農家書屋工程,作為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如何將其建成提升村民文化素養,增強幹部群眾法治觀念和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陣地?曹榮琪認為,農家書屋的工作重心重在開展活動,通過活動,把書屋建成基層意識形態的堅強堡壘。


2021年末開始,曹榮琪在全區組織開展了「農家書屋飄出黨的理論宣講聲」活動。


目前活動已經開展了六個專題,宣講近2000場,受眾87600多人,231個村居全覆蓋,取得了良好的理論傳播效應。不僅「盤活」了農家書屋書籍和空間資源,而且創新理論宣講形式,受到基層黨員群眾熱烈歡迎。


據介紹,活動由區委宣傳部牽頭,針對村居理論宣講員開展了專題培訓、專題備課,統一制定宣講提綱。講好規定內容的同時,引導宣講員們通過細節說話、故事闡釋、數據佐證。


記者注意到,活動特別藉助農家書屋內各類權威理論讀物,組織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聽眾通過心得交流和理論分享,增強了對黨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通州區開展鄉村法治宣傳,着力點在哪裡?曹榮琪對記者表示,鄉村法治宣傳中有幾個點很重要。例如,核心點要亮一點,亮到讓普通群眾都能看到法治之理,內化法治要求;形式點要新一點,新到讓人眼前一亮,讓法治教育深入人心,終生難忘;落腳點要實一點,實到每一篇報道都能切實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在全社會形成「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輿論常態環境。


百姓情懷贏得民心

創新開闢活水源頭


這天,曹榮琪偶遇以前的一位老領導,老領導說:「榮琪,你發表的理論宣講感悟文章,我都看了,你理論宣講的情懷有了!」


事後記者問曹榮琪如何理解情懷,曹榮琪透露,碰巧最近他正在草擬一份《理論宣講者要有深厚的百姓情懷》宣講稿。他認為,百姓情懷就是把群眾當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當事業的合作夥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形成合力。要滿足老百姓各個層面多種需求,爭取民心,這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要求,因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曹榮琪出生於通州余西鎮,是揚州評話開山鼻祖柳敬亭後裔。柳敬亭原名曹永昌,被視為家族的先賢。曹榮琪說:「我想做『新時代的柳敬亭』,為黨的基層理論宣講開創一條新路。」


曹榮琪大學時入黨。2016年,曹榮琪取得了黨的創新理論兼職講師證書。2016年3月以來,圍繞宣講,曹榮琪的公眾號「琪琪的紅圍巾」每日推送一篇自己創作的「正能量」文章,深受好評。公眾號點擊量達40萬人次,留言近3萬條,他被喜愛他的聽眾視如「冬日暖陽」「火炬」「布谷鳥」。


曹榮琪對記者說:「我感覺自身擁有的幾乎所有元素都自覺不自覺地湧向了一個領域:理論宣講。」


為不斷開闢活水源頭,曹榮琪經常放棄娛樂和休息日,晚上做4小時課件,這個時間段被他笑稱為自己的「第三個半天」。記者問曹榮琪是如何做到的,家人如何看待他的工作,他回答說:「我把人生價值定位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兩件事上了,所以寫呀,講呀,就是在實現人生價值。」


至於家人的態度,曹榮琪不無自豪地表示:「我愛人很支持我的工作,有時到辦公室陪我寫作到深夜,有時開車五六個小時送我去連雲港徐州、浙江宣講。我的父母提醒我最多的,一是注意身體,二是靠做事立身,憑良心做事,要對得起共產黨給自己的崗位和飯碗。」


新學期開學在即,曹榮琪用寫作收入在金沙中學設立的獎學金又該開獎了。自2018 年開始,曹榮琪每年拿出1至3萬元,用於獎勵10位優秀學生。


記者問曹榮琪,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曹榮琪說,成功的人生是對國家無愧、於自己無悔、對他人無憾的「優質生命活動」。


關於人生定位,曹榮琪認真地剖析自己,答案只有兩個字:熱愛。他說,人類最偉大的事業是共產主義事業,事業越偉大,熱愛越深切。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增添「建功必定有我」的幹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豁達。漸漸地,理論學習宣講變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成為奮發的內生動力。


宣講弘揚時代精神

凝心聚力共創未來


基層理論宣講之難,主要難在哪裡?針對記者的提問,曹榮琪脫口而出,理論宣講主要有三難:


一是理論本身博大精深,內涵深邃,邏輯性強,掌握需要下苦功夫、深功夫;二是難在宣講者自身條件不同,他們往往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何況受個人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的限定,不能設想人人都擅長理論思辨;三是一些單位、地方把理論宣講當作一項普通的行政性工作,沒有榮譽激勵,培訓機會少,難以調動宣講者主觀能動性。


提升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質效,弘揚時代精神,需要凝心聚力,共創未來,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


中共隴南市委講師團蘇巧慧認為,必須樹立大宣講理念,整合各種資源,使更多單位、更多人參與到宣講中來。


早在2019年3月,在南通市委宣傳部積極鼓勵和通州區委宣傳部大力支持下,曹榮琪理論宣講名師工作室宣告成立。工作室嘗試通過實施「名師帶徒」計劃,搭建中青年理論宣講人才的成長平台。學員主要來自鎮街幹部、村居幹部、回鄉大學生,也有外地慕名來者。


記者了解到,現在,工作室學員的宣講足跡,已遍布通州區所有的14個鎮街和231個村居,培養理論宣講骨幹100多名,開展宣講1500多場次。有75名宣講員在理論宣講中積累了理論功底和面試經驗,進入了公務員和事業人員隊伍。


近日,受江蘇宿遷市宿豫區委宣傳部邀請,曹榮琪「布穀聲聲」工作室在宿遷市宿豫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這是以曹榮琪名字命名的第四個理論宣講名師工作室。


一位徒弟表示要虛心向老師學習,「怎樣宣講得『有高度』還要『接地氣』,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教育系統的一位優秀幹部王葉青,看到曹榮琪工作室收了11位徒弟,很是羨慕,對曹榮琪說,可否遠程加收其為徒弟,正好12個,湊成「一打」。


獨行快,眾行遠。現在,曹榮琪省察更多的,是實踐中探索出的基層理論宣講之路,如何能為更多剛剛從事理論宣講的人提供一個參考,用理論的光輝指引、照亮群眾奮進的征程。


曹榮琪特別寄語青年,在實現「大我」中成就「小我」,最大限度發揮「小我」的價值,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服務人民,團結奮鬥,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奔跑在前的「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