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年的高考,都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考生會交空白卷,有的考生會寫一些莫名其妙的話,還有的考生會寫獨特的作文。
在語文試卷上,每年的高考考生都會寫出一些讓人滿意的作文,甚至有的考生會得滿分。相反的,也有考生寫的作文讓人根本看不懂,這樣一來,分數就會特別低。說到這裡,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名叫黃蛉的考生,此人是2009年參加的高考,作文成績只有6分,為什麼會分數這麼低呢?他寫了什麼?其實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分數還能引起很多高校的關注,最終他還被四川大學破格錄取了。
01
當年高考的時候,黃蛉用特殊的寫作方式完成了作文,這個特殊的方式一般人是搞不懂的,在寫作字體上,他用了甲骨文、青銅文等多種古代字體,當閱卷老師看到這些字體的時候,整個人是一臉茫然的,畢竟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考生都會認真書寫,儘可能將字寫得漂亮一點,工整一點。無奈之下,閱卷老師將卷子遞了上去,一來二去,黃蛉的作文驚動了四川大學的古文專家,專家經過一番審閱,這才將作文給翻譯成簡體。
學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甲骨文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字,歷史悠久,一般人都不會認識,能寫出一篇作文,可見此人對此研究很深。
因此,黃蛉成為了焦點人物,很多媒體都採訪了他,面對採訪,他的回答很簡單,之所以能用甲骨文寫出一篇作文,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古文老師,在他復讀期間,甲骨文吸引到了他,他找到當時研究甲骨文的老師,學習了一些甲骨文的知識,後來,隨着積累越來越多,開始用甲骨文寫句子,甚至是寫文章。
02
最初他是沒想過用甲骨文寫作文的,因為他知道有很大的風險,但後來想了想,或許可以用甲骨文引起專家的注意,獲得成功。事實證明,他還真的成功了。
當專家翻譯出整篇作文後,對他的古文是給予了肯定,但遺憾的是,作文的內容和題目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按照規定,只給了他六分的成績。
因為作文只拿到六分,黃蛉的高考成績很差,三本都沒達到。不過,他利用古文完成作文的事情傳的很厲害,引起了很多大學的注意,在復旦大學,有一位研究古文的劉教授,他受到了劉教授的邀請,隨後進入了復旦大學拜訪,見到劉教授之後,對他的古文,劉教授讚賞了一番,但只是讚賞,並沒有將其收納入大學校園,因為他的古文還處於一個淺層次的水平。
臨走時,劉教授叮囑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在古文方面堅持下去,最終一定會有所收穫。
雖然沒被複旦大學收入,但其他學校有行動,尤其是四川大學。
03
在四川大學的考量下,他們覺得黃蛉是個人才,最起碼有這方面的天賦,也肯努力,於是決定破格錄取他,,最終,黃蛉如願了進入大學校門,攻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
在大學期間,學校也是給予了他一些扶持,有好好培養他的打算,還為其請了何崝教授,此人非常厲害,在古文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要知道,那個時候何崝教授已經退休了,學校能將他請到,可想而知下了多麼大的功夫,由此來看,也能看出學校對黃蛉的重視。
按理來說,有天賦,學校肯培養,黃蛉應該是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結果呢?黃蛉在學習期間逐漸變得驕傲自滿,甚至開始目中無人。看到黃蛉這樣,何教授直接失望,遞交了辭呈,然後走人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黃蛉用甲骨文來書寫不是為了想好好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只是為了能和別人不一樣,從而獲得曝光度。
何教授離開學校後,黃蛉本人也逐漸走下神壇,至於現今如何,已經無從得知。
結語
總的來看,只能說是有些唏噓。如果好好學習,應該是可以有一番成就的,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爛。
從他的事情上我們也能看出,一個人有着天賦是一件好事,但不加以珍惜,不肯努力繼續向前,到頭來終究是一無所獲。
往深一點說,可惜了一身天賦,還浪費了時間,虛度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