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幾年級開始拉開差距的?答案很統一,家長要提高警惕

文|文兒

「當初我沒咋管過兒子學習,沒想到上小學後每次考試都不錯。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和別的同學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我又後悔又着急,孩子剛入小學時太掉以輕心。」

「你那時還知道成績,現在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了,也不知道孩子知識掌握得如何,和班裡其他學生有多大的差距,開學就要上三年級,很慌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晚上帶娃去樓下花園遛彎,碰到兩位媽媽在聊天,說孩子的學習情況。聽着兩位媽媽的聊天,想到了當小學老師十幾年的一位表姐,她曾經給我說過這樣一段話,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大部分學生的水平都差不多,但到了三年級就拉開了差距,一些成績好的開始落後。這就是我們小學老師經常說的三年級效應。所以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好,家長別高興太早,孩子的真實水平如何三年級才見分曉。小學是幾年級開始拉開差距的?答案很統一,家長要提高警惕。

小學是在三年級開始拉開差距的。為啥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因為一二年級吃老本就可以

孩子從幼兒園到進入小學,正式開始求學階段,都有一個過渡。而一二年級就是一個過渡期,老師教的節奏慢,內容淺,知識面窄,容易掌握。再加上很多小學生在進入小學前上了幼小銜接,這個階段的老師教得幾乎都是一二年級要學的知識和內容。就算沒有上幼小銜接,家長在家裡也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算術,語文知識。這些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夠用了。

三年級後就進入系統化學習,老本已經不夠了

但進入三年級,就進入了系統化學習。對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自己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更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紮實的基礎。這三者缺一種,到了三年級後孩子的成績就很容易下滑,和其他學生拉開差距。

所以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成績好的可能是在吃老本。成績不好的更不能自暴自棄,三年級才是比拼的開始。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三年級效應呢?

一二年級着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太過心急,生怕孩子上小學跟不上,早早就跟孩子灌輸一二年級的知識。這無異於拔苗助長,孩子提早學會了一二年級的知識,在課堂上他覺得這些知識都學會了,可能就變得不愛聽課,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這對以後的影響是致命的。

一二年級最重要的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和作息時間。然後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跟着老師的節奏走,課下主動預習複習,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習習慣培養好了,以後的學習生涯中才能更遊刃有餘。同時要提高學習興趣,發掘孩子學習內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遇到過三年級效應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