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渲染生命底色,讓每位孩子閃閃發光

【來源:興國教科體】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闢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可見,勞動實踐是課堂外的又一重要教育陣地。

雙減」背景下,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應全面發展。良村中學在全面學習、深刻領會省市縣勞動教育文件精神下,積極開設勞動課程,堅持「熱愛教育,健康成長」的理念,堅持讓每一位學生動手,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

種下希望,期待破土

綠是希望,是生機,是生命。學生們手捧一粒粒種子,滿懷期待又小心翼翼地播種一粒粒種子,腦海里總是浮現出一幕幕豐收景象,期待來日「滿園紅綠,瓜果堆珠玉」。那一刻,他們無比地期待每一次破土,每一抹嫩綠,期待生命的降臨。

播種日記

鬆土施肥,耐心呵護

「它們什麼時候能夠長大呢?」、「為什麼感覺它們不夠粗壯?」、「我們一起去鬆土施肥吧!」,靠近勞動基地,總能聽見學生們這樣的話語。他們彷彿開始意識到,原來作物的茁壯成長也需要他們的助力呵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沒有付出便不會有收穫,只有深刻意識到來之不易,才會珍惜現在所有。

鋤草澆水,喜獲豐收

「辣椒、黃瓜、茄子、毛豆都開花了,距離結果肯定不遠了!」,「你看,玉米長得老高了,估計也快抽穗結果了!」,隻言片語中彷彿聽見學生們吞咽唾沫的聲音,期待豐收。田壟中一個個靚麗的身影,一雙雙辛勤勞作的手,與一片碧波綠浪交織成一幅絢麗的畫卷。

馬克思認為,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時至今日,勞動教育已然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學生們下地幹活,體驗勞作,懂得付出,領悟收穫,這是從稚嫩到成熟、從凋零到豐收、從無到有的過程,這更加是學生們感受生命、創造價值的過程。勞動體驗,讓每一個學生找到勞動的樂趣,找到自身的價值,讓每一抹綠色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底色,讓勞動激發他們的奮鬥精神,讓年輕的生命閃閃發光!

END

來源:良村中學

文字:呂 嫄

責編:肖 英

主編:郭聲文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