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如山,育人不倦!濱州教育戰線上無私奉獻的「燃燈者」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老師沒事,來,我們繼續上課!」7月1日,一段令人淚目的視頻火爆網絡——無棣縣水灣鎮中學七年級二班教室內,正在上英語課的高德鳳老師突發眩暈,從講台上一腳踩空,重重地摔倒在地!經過3分鐘的短暫調整後,高老師又強忍着身體不適,站上講台,繼續上課。在同學們「老師,您好好休息」的強烈建議聲里,她「繼續上課」的話語,引發了全網的共鳴!

從寂寂無聞的一線老師,到人氣爆棚的「網紅」,這份意外的肯定,無論是對高德鳳老師而言,還是對濱州教育戰線來說,其實並非偶然。這其間,承載的是全市教育系統整體的厚重師德和奉獻情懷……

34年的「拚命三郎」

「網友們都為高老師繼續講課的拼勁兒感動,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她再有半年就要退休了!」這幾天,每當回想起視頻監控錄像里閃現的鏡頭,無棣縣水灣鎮中學校長高海煉都由衷地豎起大拇指,「這種高度的奉獻精神,真是太了不起了!」

從1988年走上教壇起,冬去春來,歲月蒼老了容顏,點染了她的霜發,但一個響噹噹的綽號「拚命三郎」卻名動全縣。「敬業」「細緻」是領導和同事們對她最頻繁最真摯的點評。

無聲的數據,是最響亮的回答。從教34年來,平均每天五節課的高強度工作,但高德鳳從未耽誤過學生一節課;全班學生的作業,每次都是全批全改;每張作業紙上,除了字跡工整的批改意見外,她總會額外附上一張關於學習的「溫馨指示」;先後16次榮獲「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所擔任班主任的班級或任教英語的班級成績年年都是全縣前三名……

然而,這一連串優異的「從教答卷」背後,更凝結着高德鳳老師傾心教育的無私奉獻和摯誠付出。由於每天伏案工作時間長,她視力嚴重減弱,2016年因視網膜脫落動過手術,時隔不久後又因白內障再度走上手術台。兩度大手術後,面對「必須長期休息調養」的醫囑,她依然當作了耳旁風,再度回到了熟悉的講台。她動情地說:「我的生活里已經離不開校園,更離不開學校,學生們是我生命里必不可少的元素!」

「高老師,您放心歇會吧,我們一定好好用功!」七年級二班的牛錦增同學,回想起高德鳳老師搖晃着身軀又重新站回講台的場景,止不住熱淚盈眶,「您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鞠躬盡瘁的做人道理!」

「背娃住校」的最美園丁

今年3月,在濱州教育戰線,也曾湧現出一位和高德鳳一樣爆紅的「最美園丁」。她就是開發區濱州實驗中學高三教師崔蕾,一位正處在哺乳期的「准媽媽」。

3月中旬,「奧密克戎」病毒迅猛襲擊魯北。鑒於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濱州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出通知,自3月14日開始,除高三年級外,其他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培訓和托幼機構全部開始線上教學。

然而,面對這一緊急命令,作為教學骨幹的崔蕾心裏着實犯了難。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度爆發之際,她就曾封閉在學校,陪着高三學子們一起衝刺高考,具有封閉管理經驗,是此次留校的優秀人選;更何況,高三的學生距高考不足仨月,能夠現場教學肯定要比上網課效果好。可是,面對家中的兩個孩子,崔蕾又實在不忍心開口——大寶正上網課,不足1歲的小寶還沒斷奶;一旦住校,不光兩個孩子需要分開看護,而上課時誰來幫着看護尚在襁褓中的二寶呢?

「高三的學生更重要,我們全家堅決支持!」雖然困難很多,但強烈的責任心促使崔蕾很快下定了決心——帶着二妮去上學。面對她的這一決定,年近古稀的母親主動提出了「進校陪讀」的要求,丈夫也做出了「肯定照顧好大妮」的學習保證,徹底打消了崔蕾的後顧之憂。於是,她主動背起吃奶的娃兒,和年逾古稀的母親一起搬進了全封閉管理的高三年級部,陪着學生們一起衝刺高考!

為確保帶娃和教學「兩不誤」,崔蕾每天的節奏自動調成「連軸轉」。每當下課的鈴聲剛剛響起,她一邊跑到母嬰室給寶寶餵奶、換尿不濕,一邊抽空給在家上網課的丈夫和大妮掛個視頻。不僅僅是崔蕾老師,全市各高中都湧現出了「帶着家人來上課」典型代表,北鎮中學的劉路海、劉穎夫婦更帶着僅有9個月的寶寶進入校園,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學生在哪,家就在哪!」「教師的言語是有聲的行動,教師的行動是無聲的言語,身教勝於言教,有什麼樣的教師,將來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北鎮中學校長李東海說。

以崔蕾老師為代表的這種「背娃上學」現象更是被山東教育新聞網肯定點贊,在這群「最美園丁」的感染鼓勵下,今年全市的高中教育教學成績又實現了新的更大突破。

身掛尿袋的「追夢人」

在濱州教育一線的園丁方陣中,有這樣一位獨特的「老教師」——鄒平市魏橋鎮實驗中學位立告老師。從教40年來,他有18個年頭,每日里身掛尿袋堅守講台不挪窩!他被山東省委組織部「發現榜樣」活動確立為「身邊榜樣」,榮獲「感動濱州十大人物」,被稱作是「掛着尿袋的追夢人」「用教書延長生命的教育人」,而他自己卻總笑着說,自己就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一名中共黨員。

2003年9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膀胱腫瘤,讓他只能外掛着尿袋維生。聽着醫生「這樣生命可以延長8到10年」的告知,魏立告坦然應對:「只要讓我能夠站在講台上給學生講課,生活再不方便,再困難,我都能克服!」

「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用有限的生命和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為國家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這就是我最大的價值!」手術後的他,當重新再次站在講台上時,激動得渾身顫抖,熱淚盈眶。然而為了這一「幸福的時刻」,位立告老師卻付出了太多、太多。為了能堅持上完一節課,他盡量少喝水;備課批改作業時間一長,腰部就會疼痛難忍。但就算如此,他也依然熱愛教學崗位,從未叫過一聲苦累;工作再苦再忙,也堅持筆耕不輟,多篇論文獲獎。位立告老師帶病堅持工作的精氣神,深深感染了學生,所在班級年年考核都是「優秀」等次!

在師德標兵先進事迹報告會上,他動情地說:「當我舊病複發時,我恐慌過,消沉過。但我有着教書育人的夢想,有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和孩子們在一起,不離開鍾愛的三尺講台,這就等於延長了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豐富飽滿的!」

無私奉獻的「燃燈者」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從還有半年就要退休的「網紅教師」高德鳳,到「背娃上學」的崔蕾,再到身掛尿袋18年卻依然堅守講台的位立告,他們或許教齡不同、年齡不同、黨齡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濱州教師方陣中的典型代表,平凡樸實地從教足跡里,都共鳴着「燃燒自我、奉獻摯誠」地從教初心,都是值得時代記憶、值得歷史點贊的「最美園丁」。

木秀於林是景觀,秀木成林成壯觀。為助力更多的優秀教師「眾木成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將「教師為魂」的理念熔鑄於教育改革全領域、全過程,縣管校聘、績效增量、一線獎勵、人才引育、名師特崗、師德培育等系列措施的出台,讓教師這個群體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有活力,也更加忘我奉獻。

在濱州教育這個「大花園」里,像高德鳳、崔蕾、位立告這樣的「最美園丁」,又何止鳳毛麟角!他們中,有拄着雙拐上課看哭成千家長孩子的無棣縣第二小學李若楠老師;有坐着輪椅返回學校單腿跪在凳子上給孩子們上課的博興縣曹王鎮中學王楠老師;有濱州市第4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北鎮中學的徐祥孔老師;有家訪途中勇救落水者的陽信縣實驗中學邵亮、王凱、李樹軒3名「90後」教師;有讓自小先天近乎失聰的學生成功說話的惠民縣麻店鎮中心小學朱玉倩老師;有被學生家長聯名「舉報」表揚的濱州實驗學校耿倩倩老師;有在學生「成人禮」上收到感謝信的馬龍奎為代表的濱州一中的老師們;有不畏艱苦「援疆援青援渝」的老師們……

時光荏苒間,在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的陣地上,無數的「老資格」「小字輩」紮根教壇,堅守育人初心,交相輝映,成就了爭奇鬥豔、璀璨奪目的「群芳譜」!他們,或許年齡有別、時代不同,但是「人民教師」就是他們共同的代名詞,就是他們摯誠奉獻的原生動力!

「優秀教師是這個時代最可敬的『燃燈者』!」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美說,「他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績必將永久地鐫刻在全市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銘刻在400萬濱州人民的心頭,師德如山,我們要把尊師重教這個光榮傳統繼續在濱州這片沃土弘揚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