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大健康產教融合新模式,廣葯大團隊破解就業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通訊員 倪慧玲圖/學校供圖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緊張。為了破解就業中學校培養與產業需求的脫節,2021年成立的廣東藥科大學濟創未來團隊最大化利用學校優勢,搭建校企聯動平台,創造性開發大健康產教新融合模式,為大健康企業輸送大量產業人才。

「在一次與畢業生面對面訪談中了解到,當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存在需求鴻溝,人職不匹配等難題日益突出。」團隊負責人譚嘉欣表示,發現這一問題後,在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和醫藥信息工程學院的指導下,她帶領團隊完成了一系列關於大學生創業就業市場的調研工作。團隊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可以解決此難題的大健康產教新融合人才培養體系。

據了解,濟創未來團隊依託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引入企業產業命題成立初創項目團隊,初創團隊成員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解決企業運營問題,也獲得了提升綜合能力和明確目標感的機會,實現了校企有效聯動。

學員與合作醫院助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目前,團隊已引入多領域、高質量產品18種,為學生提供日化用品、美容葯妝、保健食品等多個領域的項目實戰運營機會。為順利推動項目進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濟創未來團隊不斷引入企業師資,建立企業師資庫。」譚嘉欣說,「迄今為止,企業師資庫容量已超50人,覆蓋超20個行業,30所高校,未來還將擴大引入範圍,為校企融合和培養學生提供保障。」

據介紹,廣東藥科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廣州大學城互聯網+大健康」眾創空間主任彭勇老師擔任核心指導老師,為項目推進和學員能力提升提供總指導方向。同時,濟創未來還與多個國家級、省級平台協同合作,為廣大學子提供技術支持。團隊充分利用學校多方資源和平台建立起由校內導師、行業企業專家團隊50餘人組成的大健康師資庫,開發出「濟創未來」四階段進階式訓練營以及配套的職業生涯規劃成長訓練與大健康產業實訓融合的課程體系,形成原創教材和系列培訓教育20餘套。

截止到目前,濟創未來已開展28場訓練營,培養了726名創新創業人才,直接帶動就業人數153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240人。濟創未來以項目式培養了900餘名學生,好評率高達92%。同時吸引33家企業,創設項目崗位75個,為學校畢業生提供153個就業崗位,累計覆蓋超1萬人。(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沫依

校對 | 謝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