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2025年06月12日18:52:05 教育 1132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文/編輯:麒閣史觀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對於學生而言,十年寒窗只為這一時刻,同時家長們也非常重視高考。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在高考時,許多母親會穿上旗袍,手拿向日葵,寓意旗開得勝、一舉奪魁。

然而在高考結束後,奇怪的現象發生了,許多旗袍網店吐槽遭遇大量退貨,有的甚至連吊牌都摘掉就穿到考場。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直到官方曝光才明白,原來在高考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高考散場,旗袍潮退

每年高考前後,旗袍總是熱銷品,父母們為了「旗開得勝」、「金榜題名」的好彩頭,紛紛穿上它,甚至有男性家長也為孩子購買。

紫色旗袍,更因為「紫腚行」的諧音,成為備受追捧的「吉祥物」。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人不惜一次買上兩三件,只為圖個多重好寓意,這不僅僅是一種祝福,更是成了考場外最醒目的風景。

一些出售旗袍的電商也是趁機大賺一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考試一結束,旗袍紛紛被打包退,它們大多吊牌未剪,包裝完好,甚至沒下過水。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好一件「旗開得勝」的行頭,搖身一變成了「零成本」的儀式道具,這簡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借花獻佛」的荒誕。

「免費試穿」的背後

有人說,退掉的旗袍只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孩子考好了,不留,考不好,更不願見,反正穿過一次討個好彩頭。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旗袍上面帶着標籤

還有男性家長直言,這旗袍日常根本穿不着,退了省得佔地方。這些理由聽起來「合情合理」,實則暗藏玄機。

誰不知道,「七天無理由退貨」本是為消費者保駕護航的善意之舉,但在高考旗袍潮里,它卻被利用成了「免費試穿」的通行證。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旗袍帶着標籤

甚至有網紅也湊熱鬧,買來穿上凹造型蹭流量,拍完照扭頭就退,這哪裡是祝福,分明是一場算計好的表演。

這種行為,把原本真誠的祝福演化成一場缺乏真心的「競賽」。大家都在攀比,都在卷,生怕自己少了哪個儀式。

商家在退貨泥潭中掙扎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旗袍標籤沒摘

當一件件帶有汗味、香水味甚至狐臭味的旗袍被退回,商家欲哭無淚。這些衣服,即便吊牌未剪,也再難二次銷售。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誰會願意買一件別人穿過、帶着異味、可能沾染汗漬的「二手衣」?更何況,是這種帶着強烈「目的性」的服裝。

商家除了承擔巨額運費和商品的折舊損失,還要面對退貨流程帶來的倉庫清理和騰挪成本,這筆「免費試穿費」,代價全由商家買單。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一旦消費者以「質量問題」為由退貨,商家還可能面臨平台的懲罰,甚至被查封店鋪的風險,最後的苦水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商家們為了迎合這股風潮,特意給旗袍打上「送考」標籤,過度營銷反而讓旗袍失去了日常穿着的屬性,淪為一次性用品。

這種「精緻利己主義」的行為,迅速引爆了網絡,網友們一片嘩然,紛紛質疑這屆家長們的素質和道德底線。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人諷刺道,區區百來塊錢的旗袍,捨不得為孩子留下,這份「格局」也太小了,這和在酒店隨意拿走用品,在自助餐大肆打包,在書店拆封書籍拍照的行為,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它利用了規則的善意,卻腐蝕了最珍貴的社會公德和商業信任體系,因此商家為了自保,必然會提高商品價格,將成本轉嫁給所有消費者。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

最終,平台也可能收緊退貨政策,損害的將是那些真正需要維護權益的消費者,這種「薅羊毛」行為,傷害的從來不是一個人。

退掉的,不只是一件旗袍,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以及一個家庭在公共場合展現的體面與誠信。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留給孩子的第一課

這件「不敢摘吊牌的旗袍」,無疑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投機取巧」課

當父母言傳身教地告訴孩子,規則可以被鑽空子,誠信可以被拋之腦後,這會對孩子未來的品格塑造帶來怎樣的影響?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真正的祝福,絕不是靠一件外在的儀式或投機取巧就能求得,高考的成敗,關鍵在於孩子的心態、能力和日常的積累。

家長過度營造的「特殊氣氛」,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壓力,與其花心思在這些形式主義上,不如真誠地陪伴,做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

教會孩子正直、誠信、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寶貴的「福報」,如今這一件旗袍的得失,背後折射的,是一個家庭的價值觀。

真正的「旗開得勝」,在於內心光明磊落,行事堂堂正正,而不是在投機取巧中,耗盡了人品,也丟掉了體面。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

真正的祝福,絕非建立在商家的損失之上,這種「借花獻佛」的行為,不僅廉價,更是虛偽,家長向孩子傳遞的,不是正直誠信、艱苦奮鬥的品格,而是如何鑽規則漏洞、如何獲取不屬於自己的利益。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高考成功,關鍵在於日積月累的實力和臨場發揮的穩定心態。那些花哨的外部儀式,反而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這種過度依賴外物的行為,難道不是對高考本質的誤讀,對孩子成長的誤導嗎?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真正對孩子的祝福,是父母日復一日的言傳身教,是正直誠信、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是默默無聞的支持與陪伴,而非一時興起、不計後果的「表演」。

一個家庭教育孩子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人品和性格,只有品格端正的家長,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寶貴的導師,這一點遠比何外部儀式或所謂的「吉兆」更為重要。


參考信息

瀋陽新聞頻道2025-06-12

高考後的「怪現象」,「旗開得勝」後旗袍大面積退貨,標籤都沒摘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公布!

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及錄取結果️️️北京大學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測試和錄取結果已公布,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信息平台查詢。✅查詢入口https://www.ccuut.edu.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 天天要聞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中美青少年以歌會友延續友誼 福州高級中學合唱團在排練《舟中曉望》。 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啟幕在即,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即將開啟他們的福州之旅。自2019年與福州高級中學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以來,該校將再次造訪福高,延續這份跨越太平...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宋冰霜7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控制分數線「出爐」,具體信息如下: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公安廳和省軍區動員局《2025年招收定向培養軍士工作實施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 天天要聞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選擇復讀高中是一個重要的決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眾多的高中學校,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高中。然而,要判斷哪個高中最適合復讀,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和需求來做出決策。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您選擇南京復讀高中的建議:1.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 天天要聞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製圖:易福紅(豆包AI)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近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127.77% 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 天天要聞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大學錄取通知書 普通類(歷史)本科線上人數連續減少,而普通類(物理)則是連續增加……6月26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廣東省今年普通高考各科類各分數段成績數據,相關數據變化呈現出的趨勢引發社會關注。 南都記者觀察發現,無論高校本科專業的設置與調整,還是高校本科專業招生人數,都呈現理工科愈加繁榮、文科逐漸式微...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 天天要聞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摘要】新聞傳播是指媒體向受眾發送新聞與反饋的過程,將其視為新聞活動的全部,已經陷入傳播學的迷失。美國傳播學遭到美英一些學者的批評,我國一些學者則將其奉為新聞學的理論範式,把新聞與傳播學稱為新聞傳播學。美國傳播學實際是溝通交流學,新聞學研究被排斥。新聞傳播有其獨特的模式、範疇和規律,不是傳播學的翻版...
早讀|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 天天要聞

早讀|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農曆六月十四上海陰到多雲有時有陣雨,28~33℃§今日關注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隨着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如何在科技競爭「無人區」開闢並引領發展方向,已成為擺在我國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必答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