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
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心理諮詢深度融合,打造覆蓋「精準篩查、高效干預、全程跟蹤」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通過技術賦能與人文關懷的雙向奔赴,學校心理育人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
智能篩查:ai成為預警「前哨」
「系統提示該生近兩周出現高頻負面情緒詞,需重點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崔偉老師指着屏幕上的預警信息說。依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搭建的ai心理分析平台對線上留言、預約信息、諮詢報告等數據,通過語義分析與情感識別,精準識別抑鬱、焦慮等高危信號,生成風險報告。心理諮詢師據此建立「一人一策」干預方案,將發展性問題導入自助服務模塊,同時讓專業資源更聚焦危急個案。
在食品工程專業就讀的張佳對此深有體會:「去年失戀後,我在深夜給學校心理諮詢預約平台留言,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心理中心老師的聯繫電話,為我加急預約了心理諮詢。」ai系統監測功能,提升了心理危機預警響應時效,累計成功干預30餘起潛在危機事件。
沉浸體驗:技術賦能心靈成長
在仿真現實心理訓練室,戴上vr設備的金融專業學生陳雨正沉浸在虛擬山水間進行專註力訓練。「通過調節呼吸節奏,我的焦慮指數從82%降到了35%。」她指着屏幕上的實時數據驚嘆道。學校引進的vr心理能效系統,提供社交恐懼症治療、挫折應對訓練等幾十個心理場景模塊,累計服務學生百餘次。
在智能音樂放鬆艙內,財務管理專業的孫岩正在享受定製化減壓服務。「系統根據我的心率自動調節音效和座椅角度,半小時的體驗讓我像充了電一樣。」該系統通過a/θ腦波誘導技術與生物反饋裝置,生成個性化放鬆方案,助力學生減壓放鬆。
人文守護:雙軌並行傳遞溫暖
「ai的建議需要結合專業判斷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南京財經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趙亮說。學校建立「ai初篩-人工複核-專家會診」三級把關機制,8名專職心理諮詢師定期接受「ai+心理」融合培訓,堅守技術服務於人文關懷的本質。
在「校-院-班-寢」心理健康教育四級體系中,ai數據分析與輔導員日常觀察形成互補。經濟學院輔導員梁少穎表示:「現在不僅能掌握學生學業數據,還能通過ai預警及時了解學生情緒與心理波動,工作更有針對性。」學校還與腦科醫院共建綠色通道,對重度個案實施「ai監測-醫院診斷-校內康復」閉環管理,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康復。
從冰冷的算法到溫暖的守護,南京財經大學用技術創新詮釋着教育的溫度。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趙亮所說:「我們追求的不是冷冰冰的數據達標,而是讓每個年輕心靈都能在智慧的陽光下健康成長。」這種科技與人文交融的育人理念,正在為新時代心理健康教育開闢嶄新路徑。
(註:文中相關學生姓名均為化名。)
通訊員 施衛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