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一門「大課」產生694個研究課題,學思踐悟環環相扣撬動深層次教改

2025年04月13日11:00:40 教育 9176

復旦一門「大課」產生694個研究課題,學思踐悟環環相扣撬動深層次教改 - 天天要聞

復旦一門「大課」產生694個研究課題,學思踐悟環環相扣撬動深層次教改 - 天天要聞

694個研究課題,由約3700名2023級本科生分組完成,內容從鄉村振興到人形機械人產業發展,從養老政策到兒童先天缺陷的篩查……這是復旦大學前不久進行的一次特殊的作業展示,集中展出該校「強國之路」思政大課一個全新階段的學習成果。

此次2023級本科生課題作業展示嘉年華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觀,選課學生也紛紛來到現場,在自己欣賞的作業海報上貼上「我最喜歡」「交叉碰撞」「觸發靈感」等標記,對作業進行「票選」。

復旦大學教務處負責人林偉介紹,學校的各類本科生科研計劃也會對這些課題開放申請,「對於優秀的課題,我們將支持學生繼續研究,接下來還會為優秀學生在相輝堂開設風采分享專場。」

用一堂名師薈萃的思政大課,牽引學生思考強國之路如何走,感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青年學子的責任所在,並鼓勵學生真正走上強國之路,同時撬動學校的本科生教學改革——這正是這門為期2年、2個學分的課程的價值之所在。

「學思踐悟」環環相扣,探究式學習受歡迎

在作業嘉年華上,生命科學學院2023級本科生禹慧澤和同學的研究課題——淡水生態系統浮遊動物多樣性探索,引發不少師生的興趣。這個課題正是來源於思政大課上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講解與討論。

復旦大學從2023年底推出思政大課改革,對原先的「形勢與政策」課程進行升級,由院士、知名學者和專業教師、思政教師、行業專家共同組成「天團」,同上一門以「強國之路」為主題的思政大課。

區別於普通課程,思政大課按學、思、踐、悟四個階段設計,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探究式學習。去年底,在完成了學、思、踐三個環節之後,思政大課師生們的1146項課題開放申請。而眼下正在展示的思政大課「悟」階段的課題,均是2023級學生分組後在老師指導下做的課題研究與項目學習的成果。

「一改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這門特殊的思政課讓我們真切意識到,年輕人有很多可為之處,也促使我們更渴望學以致用。」禹慧澤說,在思政大課上,除了老師授課,小組討論、實踐環節也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結合授課內容,老師帶着他們調研了上海多處濕地,這也促成禹慧澤和夥伴們深入思考,該如何把自己所學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師生互相啟發,發現真問題着眼大課題

強國之路上,大學生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又該如何肩負起責任?不少授課教師都認為,一門思政大課要讓學生真正走心、有獲得感,教學組織形式很關鍵。

記者發現,此次作業嘉年華展示的課題,多數是由不同學科的學生「組團」完成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強國之路」思政大課不僅組建了多學科背景的授課團隊,在討論課上,學生也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這樣的組織形式有助於讓更多學生在初始學習階段就淡化學科邊界。

現代物理學研究所青年教師楊洋主持的討論課上,就有文理醫工不同學科的學生,「這當然對老師來說是一種挑戰,我在講課時,必須考慮到不同學科背景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過,令他驚喜的是,學生在實踐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互相啟發碰撞出了不少靈感。

他此次指導的一個無人機相關的課題項目,是由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學生和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學生合作完成。「理工科的學生對於技術更熟悉,而文科的學生對於應用場景更有想像力。他們在一起豐富了無人機平台,對未來無人機在各種場景中的應用提出了修改方案。」楊洋說。

除了把專題大課講好,2023級約3700名學生還分為188個小班,分別由國家級人才、書院導師和思政老師組織開展3次小班討論課,由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髮現真問題、探索好議題、着眼大課題。

在現場教學環節,學生們按照分組,前往全市193個現場教學基地。出發前,基地行業專家與學校思政老師共同設計、確定若干思考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學;現場教學時,又分為專家授課、互動交流、參觀實踐三個環節,讓學生理解科研之用,激發他們對「強國之路」的思考。最終,每個學生都要根據自己的課程學習,凝練出調查研究的課題並完成。

提升提問能力,「大課」撬動教學變革之思

值得一提的是,思政大課改革還牽引了學校的小班課教學改革:如何通過小班討論課提升學生的思辨和提問的能力。這也是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思政大課上學生的提問,提醒我們認真思考日常教學該如何讓學生學會提問、敢於提問,那麼小班討論課則讓學校意識到,提升小班討論的質量迫在眉睫。」復旦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徐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實際上,「強國之路」思政大課的首次小班討論課結束後,老師們發現,討論課存在一些共性難題:老師組織討論課的經驗不足,而學生參與討論課也同樣如此。長期以來,老師們習慣了在課堂上「唱主角」。但眼下,隨着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客觀上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在當下顯得至關重要。

此前,不少高校分管教學的負責人也都談到,高校開設討論課,一個主要難點就是很多老師習慣於問「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一些高校即便開出了討論課,深度討論往往也比較少。復旦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思政大課也將作為學校抓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致力於提升學生提出問題、回應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更多有理論深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行動派」。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誰說Chinglish老外不懂?它們早就 「出圈」 啦! - 天天要聞

誰說Chinglish老外不懂?它們早就 「出圈」 啦!

你是不是總覺得Chinglish(中式英語)老外根本聽不懂?那就大錯特錯啦!不少了解中國文化的老外,已經熟練運用Chinglish,擴大自己的詞彙庫啦。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幾個超有代表性的例子,一起來感受這波文化輸出的魅力吧!
知曉|14~25℃,京考補錄684人!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換髮!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諮詢電話公布!這些道路採取交通管理措施 - 天天要聞

知曉|14~25℃,京考補錄684人!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換髮!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諮詢電話公布!這些道路採取交通管理措施

北京5月啟動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換髮,涉四區在職職工5月6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通知,即日起本市啟動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換髮。本次換髮面向東城區、朝陽區、門頭溝區和密雲區四個區的參保單位,涉及在職職工300餘萬人。換髮時由單位統一組織,可通過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北京人社」...
俄羅斯大學教師在閱兵綵排現場展示中國國旗,莫斯科小哥驕傲地稱「那是我爸爸!」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大學教師在閱兵綵排現場展示中國國旗,莫斯科小哥驕傲地稱「那是我爸爸!」

極目新聞記者 李力力近日,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其中一則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視頻顯示,一名外籍男子手中舉着一面中國國旗,不停向周圍人說:「你好!你好!」丹尼爾的父親與國旗(受訪者供圖)5月6日晚,極目新聞記者輾轉通過中國留學生,聯繫上莫斯科小伙丹尼...
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招聘單位如何挑選合適人才? - 天天要聞

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招聘單位如何挑選合適人才?

在當今社會,事業單位因其穩定的工作環境、優厚的福利待遇等優勢,成為眾多求職者眼中的熱門選擇。每年的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都吸引着大批懷揣夢想的人才投身其中,競爭異常激烈。而對於招聘單位而言,如何從眾多考生中精準挑選出真正符合單位需求的合適人才,是
公示!2025年南安市新任教師招聘筆試加分人員名單來了 - 天天要聞

公示!2025年南安市新任教師招聘筆試加分人員名單來了

根據《2025年泉州市公辦學校公開招聘編製內新任教師公告》《關於2025年泉州市公辦學校公開招聘編製內新任教師南安崗位辦理筆試加分手續的通告》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經審核,林丹虹等20位申請加分的報考者符合筆試加分條件,現將具體加分情況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12日。公示期間,對擬加分...
一年級語文《文具的家》詳細預複習+課堂筆記 - 天天要聞

一年級語文《文具的家》詳細預複習+課堂筆記

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有一說一,果媽真覺得,《文具的家》這篇課文,應該早一點學的。因為,一年級的小朋友,這文具,真的是太容易丟了!開心果丟得不算多。但是,開心果撿到過好多橡皮、筆、尺子等,問了也沒人認領,最後,丟了一堆在講台上。
南通市新任免7名副主任(副局長) - 天天要聞

南通市新任免7名副主任(副局長)

近日,南通市政府官網發佈了兩則人事任免通知,具體如下:南通市政府官網截圖市政府關於鄭秋實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通政干〔2025〕8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經研究決定:鄭秋實同志任南通市人民政
合肥經開區多所學校將開展暑期校園維修改造 - 天天要聞

合肥經開區多所學校將開展暑期校園維修改造

大皖新聞訊 5月6日,記者從合肥經開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改善師生學習、工作、生活環境,該區將利用暑假期間對多所學校及幼兒園全面實施維修改造。據了解,此次維修改造項目擬維修改造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南校教育集團臨湖學校、合肥市南門小學海恆分校、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卧雲校區、合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