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2024年12月02日16:34:03 教育 1952

廣東某高校發生千名大學集體退學,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據說起因是該學校的學費由30000多元每年,漲到了40000多元每年,漲了差不多一萬元。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漲價引起了學生的反對,於是有的學生乾脆罷讀,引來無數其他學生效仿,最後成為了群體事件。


上大學每年的學費居然要40000多?!


我的媽呀,這是上的什麼大學,學費居然有這麼貴?


一般公辦大學也就四五千元學費,學生的費用負擔主要是生活費。


以現在的物價水平,在大城市上學,一個大學生每月怎麼也得2500-3000元左右,否則都不夠花。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這樣算下來每年的費用在4-5萬元,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的確是沉重的負擔。


廣州這所大學,學費居然比普通公辦學校貴了差不多10倍。


加上孩子的生活費,一年下來得差不多得10萬元,四年下來得40萬左右。


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擔起的,真的太貴了!


更何況,就算這樣的學校能上的起,孩子在學校也不一定能學到東西。


現在的大學生,經歷過高考的殘酷競爭以後,在大學裏都想放鬆放鬆。


大學的學習環境相對輕鬆很多,沒有家長的管教,沒有老師的嚴厲束縛。


很多學生便放開手腳,開始放縱自己。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他們課沒認真上幾次,網吧去的不少,女朋友談的不少。


有的人甚至每天在宿舍里賴床不起,晚上通宵打遊戲,白天呼呼睡大覺。


還有的人早早搬離宿舍,找了對象在外面過家家。


一個學生如果在大好青春年華,沒有遠大的理想,完整而明確的規劃,強大的自律精神,基本可以說,這個學生的大學生活算廢了。


就算有些人想好好學習,那些所謂的科學文化知識都已經過時了,不能用了,有的甚至是已經淘汰了的幾十年前的知識。


那這些知識學來何用?難道要用它們去社會上找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非也。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現在的大學生學的東西,80%將來用不上。


既然如此,大學還上什麼?


這的確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大學學不到真正的有用東西,真是浪費人家的青春。


現在大環境就業這麼困難,每年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


辛辛苦苦十幾年讀書,到最後連工作也找不到。


家裡砸鍋賣鐵供孩子上學,到頭來一場空,這樣的結果簡直讓人發瘋。


可不上大學又能怎麼樣?去就業嗎,就有人要了嗎?


不好說。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不上大學,從事的工作可能很低級,比如一些餐飲業端盤子的雜工,工地上搬磚的小工,快遞站里風雨無阻的小哥……


這些工作,都是這些早早輟學孩子在做的。


當然那些選擇學一門手藝的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些人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家裡找了個技術學校,讓孩子進去學了一門實用的技術,就是那種畢業後,工廠里能直接上工的那種,不用工廠花精力再培養了。


這樣的技術很受歡迎。


因為技術實用,干幾年後,熟練了,當上了小組長,車間主任。


後來廠里招了一批新員工,結果發現好多大學生,裏面竟然有當年的高中同學。


相比之下,沒上大學的當了領導,上過大學的反而是學徒工,從零開始,真是諷刺啊。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沒上大學的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數年,變得成熟老練,上過大學的依然是一臉稚嫩,一張白紙。


沒上大學的,有技術的,已經月入過萬,買車買房,娶妻生子,上過大學的依然在為下個月的房租發愁。


沒上大學的,技術過硬,錢又賺的多,憑着自己的覺悟,函授了個本科證,搖身一變有了大學文憑。


上過大學的還在東奔西跑,到處找工作,抱着一種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高傲心理四處碰壁。


經過幾年發展,這兩類人差距越來越大。


一個是高工資高收入,自信滿滿,一個還在高不成低不就,到處換工作。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有人說了,大學雖然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但能培養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有人說,上過大學的人,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要比沒上過大學的強百倍。


就算這個成立,那又怎麼樣?


我們無非先要解決生存的問題,然後才說進一步發展。


以中國現在每年1000多萬畢業生就業的困境,你還談什麼高雅之詞呢?


另一方面,藍領工人大量短缺,工廠招不到技術工人的困境也屢屢發生。


我們的心態還是沒有變,總覺得做藍領丟人,做白領才是優選。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看看國外吧,德國的很多年輕人早早就選擇了學一門技術,做藍領工人,收入不低,以至於德國的工業技術全球聞名。


我們卻還在糾結孩子要上什麼樣的好大學,給家族光耀門楣?


換個思路,或許能海闊天空,不是嗎?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佈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