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要良教授講哲學的3個用處:教人不死、腦子清楚、好好說話

2024年11月01日09:22:04 教育 1749

為何當代青年對哲學熱情不高?

在同濟大學哲學系,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孫要良教授講哲學的3個用處:教人不死、腦子清楚、好好說話 - 天天要聞

每年僅有少數幾位本科生選擇報考哲學專業,但到了碩士研究生階段,報考人數激增,大約每三到五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被錄取;而博士階段的競爭更為激烈,今年共招收16名博士生,卻吸引了130人報名,比高考競爭還要激烈得多。

這種「本科學習冷清,博士階段火爆」的現象在全國其他高校的哲學系也普遍存在。為何成年人越來越傾向於深入研究哲學?我個人今年招收的一位博士生,年齡甚至超過了我本人,表現得尤為出色。

當代青年為何對哲學缺乏興趣?為何對這門充滿智慧的學科提不起勁頭?第一個原因已在前面提到。第二個原因可能與我國的教育體系有關。當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側重於應試,而非培養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最大的問題。

孫要良教授講哲學的3個用處:教人不死、腦子清楚、好好說話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來說,2000年我在德國居住期間,鄰居家有個小孩是高一學生。一天,他邀請我去參觀他的工作室。那個工作室位於家裡的閣樓上,令人驚訝不已:整個閣樓都被他布置成了一個工作室,寬敞的桌子上擺放着他用細小的鐵軌搭建的整個德國鐵路系統模型,而且是電動的。

他問我想去哪裡,我回答說去慕尼黑,他按下開關,模型火車就啟動了。當時我對他說:「你已經不需要上大學了,你已經是一位偉大的電氣工程師。」

相比之下,德國的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上午上課,下午自由活動。儘管如此,德國卻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民族之一,算上德裔在美國的獲獎者,總數超過二百人。他們似乎並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只上半天學!

而在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被形容為「過度學習」:在本不應該過分投入學習的年齡段,學生們卻被迫拚命讀書,一旦考入大學,便認為「終於解脫了」,不再繼續學習。實際上,大學才是應該全力以赴學習的地方。

因此,大學裏的「學習風氣」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們認為,經歷了從幼兒園到高中長達十餘年的刻苦學習,上了大學理應得到放鬆。更重要的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多數學生未能培養出對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而是陷入了刷題的循環中,這對民族的未來發展構成了威脅。

在這種體系下,哲學自然沒有立足之地。此外,我們的社會尚未建立起自由討論的空間,而哲學恰恰是一門需要獨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學問。沒有一個開放的討論環境,哲學也就難以找到發展的土壤。

孫要良教授講哲學的3個用處:教人不死、腦子清楚、好好說話 - 天天要聞


我女兒小時候非常喜歡寫作,尤其擅長「敘事」。然而,僅僅過了兩個學期,她就失去了興趣,因為老師總是批評她的作品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觀和共產主義理想的標準。對於小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將日常小事與如此抽象的概念聯繫起來,顯然是不合理的。最終,她轉向了繪畫。

另一個影響因素在於,歷史上的一些事件使得哲學一度成為「大眾哲學」,甚至建立了所謂的「哲學村」,讓普通民眾也能接觸到哲學。雖然讓更多人接觸哲學並非壞事,但它也導致了人們對哲學的誤解。每當有人問我職業時,我回答說我是研究哲學的,他們通常的第一反應是:「哦,你是做政治工作的。」這反映出人們對哲學的理解已經偏離了其本質。

為什麼法國高中生必須接受哲學考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有法國將哲學納入高中畢業考試(即「會考」)的一部分。不同於中國的高考,法國的會考是指高中生畢業時參加的一次考試,合格後將獲得文憑,之後無論何時想上大學,都可以憑藉該文憑申請。這意味着,公民只要擁有高中畢業證,就有資格在任何年齡申請進入大學學習。

回顧2010年法國的高中哲學考試題目,其中包括以下三個問題:

追求真理是否可以脫離利害關係?

藝術能否脫離規則存在?

解釋托馬斯·阿奎那的一段文字。

這些問題在我看來,完全可以作為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內容。第一個問題探討的是追求真理是否可以不帶功利目的;第二個問題觸及了當代藝術對傳統界限的挑戰;第三個問題則是對中世紀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觀點的專業解讀。

為什麼法國的中學生必須通過哲學考試才能畢業?

法國的一位哲學家解釋道,就像游泳需要學習一樣,思考也需要訓練,特別是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天生具備的,而是需要通過教育和訓練逐步培養的。這一理念源自17世紀以來的啟蒙思想,強調自由思考的重要性,即沒有自由空間,就無法實現真正的獨立思考。這種啟蒙精神至今仍深刻影響着歐洲的教育體系,包括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方面。

哲學的三大特點

在我看來,哲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獨立與自由的思考:哲學強調徹底和批判性的思考;

宏觀視角的思考:哲學關注的是世界的重大議題和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富有想像力的思考:哲學鼓勵超越常規的思維模式。

哲學的三大用途

2012年,在南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我談到了哲學的三大用途:

哲學使人長壽:歷史上從未有過哲學家自殺的記錄,這或許是因為哲學教會人們面對生死的態度;

哲學使人頭腦清晰:哲學的核心在於邏輯,有助於提高思維的清晰度;

哲學使人善於溝通:哲學起源於對話,有助於提升交流技巧。

如果將上述三點作為哲學系招生的宣傳語,即「哲學教你長壽,哲學讓你頭腦清晰,哲學教你更好地交流」,相信能夠吸引更多學生選擇哲學專業。在現代社會,清晰的思維和有效的溝通無疑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總而言之,學習哲學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學術成就,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哲學獲得人生的啟迪,理解生命的意義。這一過程唯有通過哲學的學習才能得以實現。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產品形態,帶來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 天天要聞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產品形態,帶來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舉行「AI-Class新物種登場:定製每個孩子的AI超名師課」新品發佈會,首推全新產品形態超能訓練場和學伴機械人。豆神教育提出,站在未來看現在,每個孩子都要有一個學伴機械人和一個AI超人名師,AI雙師+超能訓練場+學伴機械人,共同構成AI教育新範式。此次新品發佈不僅是豆神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
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舉行 - 天天要聞

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舉行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李紅鸞 7月8日下午,以「弘揚中華文明 擔當文化使命——做好接班人」為主題的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在新華書店滇池路店成功舉辦。本屆活動由昆明市婦聯、市文明辦、昆明新華書店連鎖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家庭陣地作用,通過...
農學考研冷門逆襲:這個專業,國家線都在「勸你上岸」 - 天天要聞

農學考研冷門逆襲:這個專業,國家線都在「勸你上岸」

每年考研都有一句「江湖傳言」:農學是考研最大性價比戰場。國家線低,競爭小,調劑多,還有機會逆襲進「211」「雙一流」。如果你正在為考研選擇專業焦頭爛額,不妨把目光移到農學門類,尤其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農學裏最容易「撿漏」的方向之一。為
上海考生不「戀家」了!人工智能專業成高分生首選,更多人跟着「高鐵」選學校 - 天天要聞

上海考生不「戀家」了!人工智能專業成高分生首選,更多人跟着「高鐵」選學校

正值大學招考季,今年的高分考生青睞什麼專業?近日,本科批次志願填報已結束。記者從多所滬上高中獲悉,工科類專業報考熱度明顯升溫,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大數據等理工科專業備受考生青睞。此外,公安、海關等就業前景比較明確的專業,報考熱度也在上升。從「05後」考生的志願填報中,老師們也讀出了更...
【微動態】解放軍總醫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 天天要聞

【微動態】解放軍總醫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7月3日,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醫學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醫院領導和陳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張旭院士、唐佩福院士等18位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增列2025年度24名博士生導師、66名碩士生導師的申請,其中,優秀青年專家佔比80%;批准春季學期182名研究生博士學位、325名研究生碩...
深圳中學高中園今年計劃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7100人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高中園今年計劃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7100人

7月8日,深圳市「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來到了深汕特別合作區。其間,記者走訪深圳中學高中園,了解到深圳中學高中園2025年秋季將新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到7100人。據了解,深圳中學高中園坐落於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深圳中學負責承辦的市屬公辦高中園。深圳中學高中園由深圳中...
學霸啊,你是為老師爭名氣的,怎麼能不填報清北呢? - 天天要聞

學霸啊,你是為老師爭名氣的,怎麼能不填報清北呢?

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一老師因三名學生未填報北大清華,選擇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級微信群,網傳聊天記錄引發熱議。網傳圖片顯示,該老師在群內表示三名學生不聽學校、老師、家長勸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報熱門專業」「將我們所有的感情都化整為零」。該老師還表示「明天上午將以失望解散此群」,這是「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