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答案害人不淺!」最近,社交媒體上因為一道小學數學題吵翻了天,一群認證的醫生用戶甚至曬出了自己的資格證,言辭激烈地要求老師「還孩子4分」。
到底是什麼樣的題目,能引起如此軒然大波?
照片里,一張小學數學試卷靜靜地躺在桌子上,鮮紅的「—4」分外刺眼。而讓孩子丟掉這4分的,是一道看似簡單的統計圖分析題。
題目中以表格的形式給出了一個人從5月18到20號三天的體溫數據,題目是問學生,從表格中得出了什麼信息?
因為表格里的體溫逐漸下降,從高燒的39度恢復到了正常的36度,所以學生回答說:
「這個人的病快好了。」
就是這樣一個答案,被老師毫不留情地圈了出來,並扣掉了4分。孩子的家長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正確答案,上網求助。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被網友轉發後,竟然驚動了醫學圈。多位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醫生用戶自發加入了討論,並旗幟鮮明地對這位小學生表示了支持。
「醫學講究的是科學性,但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一位兒科醫生在評論區寫道。
「孩子的答案雖然不夠嚴謹,但體現了他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思考,這種能力比單純記住標準答案更寶貴。」大多數網友都覺得這個答案寫的沒什麼問題。
很多網友說現在的小學教育,數學沉迷於文字陷阱,語文閱讀理解規定標準答案,英語東一榔頭西一棒不成體系。死板僵化,敷衍了事……
評論區成了大型「吐槽大會」,網友們紛紛站隊,為小學生鳴不平,指責老師死板,批判應試教育,好不熱鬧。
而另一部分網友,則對老師的評判標準表示理解,他們認為,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養。
這位小學生的答案雖然在邏輯上說得通,但缺乏必要的數學分析和表達,更像是「生活常識」而非「數學知識」。
所以面對數學問題,答案應該是「體溫顯著下降」或者「體溫趨於平穩」,這樣跟數學有關的表達,而病快好了太過生活好,體現不出對數學思維。
「4分風波」看似已經平息,但它所引發的關於教育理念、評價標準的討論,卻遠未結束......
說到底,大家爭論的焦點已經不再是這4分該不該扣,而是對「標準答案」的質疑,對「多元思維」的呼喚。
在這道題目中,孩子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對病人的體溫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這本身就是一種跨學科思維的體現。
而這些,恰恰是「標準答案」思維模式所扼殺的東西。教育者應該意識到到「標準答案」的局限性,嘗試打破傳統教育模式,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
如果老師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體溫變化背後的醫學原理,或許能夠激發孩子對數學和醫學的雙重興趣。
有趣的是,最近一項科學研究也為這場「標準答案」之爭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正在不斷地變大。
跟1930年代的人類大腦相比,現代人類的大腦外形變大了15%,用來學習的海螞蟻變大了5.7%。
也就是說從解剖學的科學角度說,現在所有的父子,幾乎都是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現在的小孩子大腦褶皺更多,思維更敏捷,真的比我們更聰明!
但是更聰明並不意味着更聽話,反而以為著孩子的觀察能力強,更容易分心,更不容易按部就班的學習。
所以現在的小學生也經常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寫出一些讓老師無語,讓家長爆笑的答案。
其實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說,小學生最需要的是運動,運動最能刺激6到12歲的大腦發育,幫助孩子長出健康的神經細胞。
而運動也能幫助孩子因為身體里激素的增加而出現的肥胖問題,很多人覺得男孩子會隨着成長自動變瘦。
但是小時候胖的人,成年後肥胖的機率是75%,平均壽命也會因為心腦血管病而降低。所以小學時期,最重要的是給孩子的身體打好基礎。
說起這些,很多家長也是十分無奈,如今的教育競爭激烈,從上學的那一刻開始,一場賽跑就開始了。
每個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落後,說起開放思維,不要正確答案,人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卻不是人人都有這麼做的資本。
天才少女朱雯琪從小就不喜歡學校里的數學,最差的一次考過不及格。於是她的大學教授父親,就給她辦理退學,在家裡自學成才。
後來她不僅成功的考上了英國的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還去了香港頂級的金融公司,7年時間就攢下了一筆巨額存款。
手裡有錢之後她就辭去了忙碌的工作,繼續回到牛津讀博士,享受自己的校園生活,享受學術的樂趣。
朱雯琪可以說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可是世間有幾個人有她這樣的教育資源。大多數學生都在千軍萬馬過同一個獨木橋。
就連前不久的天才少女姜萍,也因為沒有好的應試考試成績,而備受懷疑。很多人都覺得真的聰明的話,一定能在考試中得高分。
這項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人類的智慧是在不斷發展的,未來的世界,需要的是能夠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聰明腦袋」,而不是只會背誦標準答案的「考試機器」。
是時候打破「標準答案」的桎梏,給孩子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讓他們自由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了!
信息來源:小學生做數學題被扣4分,全網醫生「聯名發聲」:孩子沒錯2024-07-08
澎湃新聞2024-04-20一代比一代聰明是真的,人類的大腦正在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