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2024年2月25日晚上7點鐘左右,廣東清遠清城區洲心第一初級中學,發生了一起學生跳樓事件。
跳樓的是一個小女孩,初一學生。一個13、14歲的孩子,正是豆蔻好年華,人生才啟航,為什麼就走上了不歸路?
女孩死亡的原因,我們不用再做別的猜測,公安已經有結論了:是自殺,排除他殺。
中小學生跳樓自殺,令人震驚而悲痛。
近幾年來,中小學生跳樓自殺的數量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就說今年,才不過2個月,就發生了好幾起。而且,有人說,由於各種原因,有些自殺案件,並沒有被披露。
這真的很可怕。我希望,再不要有中小學生跳樓自殺的事情發生了。
當然,我知道這是不切實際的願望。那麼,我們怎麼辦?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努力防範,極力把中小學生的自殺率降下來。
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
第一,就是家長。
做家長的,一定要善於學習,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的教育得當,就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現在生活壓力大,很多做父母的只知道賺錢,賺錢,卻不知道或沒有時間與兒女多做交流。這種現象是很突出的,普遍存在的。
人要生活,要吃穿住行玩,賺錢當然重要,但是,教育兒女更重要。這一點,必須引起所有父母的重視。
第二,就是學校。
學校應該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不應該只是盲目地追求升學率。然而,我們的社會對學校的期望卻與此相悖。
社會上評價一所學校,眼睛就是盯住它升學考試的成績怎麼樣,在當地的同類學校裏面排在第幾位。
因此,學校為了迎合社會的期望,就拚命抓教學質量。本來,抓教學質量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不講科學、不講實際地追求升學率、優秀率。
於是,學校壓老師,老師壓學生。學習壓力太大了,太重了,中小學生心智不成熟,承受不了,自然就會產生心理的各種問題。有了心理問題,有的學生能疏解,能減壓,有的學生不能,只會默默承受。最終承受不了,就崩潰了,極端了。
這個責任,當然應該由學校來承擔。但是,上級部門呢?教育的體制呢?是不是也有問題?
總之,按照我的理解,中小學生跳樓自殺的事情,家長是第一責任人,然後就是學校。
讀者諸君,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