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2024年02月21日21:45:54 教育 1417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網上有人言:人生有三大難事,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父母的平庸,還有接受孩子的平庸。

但如果你和你對象都是北大畢業,從小就是個天才,那你能接受你的孩子考試個位數,在班裡排倒數嗎?

對於這個問題,北大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丁延慶無奈地回答:「我可以接受,而且我必須接受。」

畢竟在跟小學女兒鬥智斗勇的過程中,他幾乎瀕臨家庭的破碎。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天才爸爸和「笨蛋」女兒

「爸爸,我做不出這個題,你就不愛我了嗎?」

看着女兒滿眼含淚,丁延慶心裏又氣又急,他怎麼都想不明白,區區十以內的加減法,女兒怎麼學起來這麼費勁。

「爸爸沒有這個意思,咱們再看一遍這個題,你肯定沒問題的。」

丁延慶強壓下心中的怒氣,盡量讓自己語氣溫和一些,這個題,他今天怎麼都得給孩子講明白。

看着爸爸的臉色,女兒終於還是忍不住哭了。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在學校里她是倒數,上英語課一句都聽不懂,回到家完成作業之後,還要被爸爸強迫學習,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學習簡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了。

其實丁延慶心裏又何嘗不苦呢。

他6歲就能把整部新華字典背誦下來跳級進入高中學習,年紀輕輕就考進北大,後來留在北大當教授。

妻子同樣是北大畢業的,甚至家裡的姥爺也就讀於北大,所以在女兒小時候,他們從來沒有擔心過學習成績的問題。

直到幼稚園之前,他們都採取放養政策,讓女兒盡情體會大自然,在日常生活的感知中開拓眼界。

身邊人也提醒過他們,要儘早對孩子進行啟蒙,免得孩子上小學之後跟不上課程。但丁延慶和妻子卻不以為然。

小學那點內容,一下午就能學完,有什麼好着急的呢?但女兒進入小學一個月後,丁延慶收到了老師的一通電話,徹底打碎了他的預期。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他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學風儼然,而且高智商的家族,生出的女兒卻一點都沒繼承到天賦。

學校組織測驗,考10以內的加減法,全班36個同學,只有女兒不及格。

上英語課,所有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跟着老師的思路積極問答,只有女兒貌似神遊,一點都沒聽進去的樣子。

丁延慶聽着老師的話,心裏越來越着急。晚上回家之後,他迫不及待的跟女兒進行溝通,「為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

看着爸爸的臉色,女兒小聲地說:「聽不懂。」

丁延慶剛想發火,卻又靜下心來想了想,在老師給他看的英語課錄影帶里,老師用的詞彙,很多都是初中生才能接觸到的。

女兒在幼兒園期間,並沒有學習任何超綱的內容,他們夫妻倆也只給孩子講了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和漢字,至於英語更是一點都沒教。

如今小學課程跟不上,也不能全怪孩子,想要扭轉現狀,現在也只有快馬加鞭往前趕了。

「數學題不會,爸爸一個一個教,英語課聽不懂,咱們就從背單詞開始。」

於是一套系統的課後提升計劃開始進行了。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魔鬼訓練開始

四點放學後,丁延慶會把孩子接到自己辦公室,督促她完成作業,然後開始背單詞、預習、複習。

大概兩個小時的時間,女兒卻總是如坐針氈,本來就聽不懂,父親的強迫更是讓她產生的厭學心理。

於是總是學着學着就哭起來,丁延慶心裏也着急不已,一個哭一個怒,父女倆的關係幾乎斷裂。

丁延慶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在北大課堂上,面對幾百個學生都能侃侃而談,卻唯獨奈何不了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

好在課後的補習不是一無是處的,一段時間後女兒的學習成績明顯提升了,從倒數第一名,變成了班級中游。

但與此同時,強制學習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女兒的怠學情緒越來越明顯,對爸爸也不像以往那樣親近,甚至幾個月間身高沒有長高一厘米。

很明顯,情緒問題已經開始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家庭和睦了。

就在此時,原本在雲南照顧母親的妻子回到了北京的家,看到父女二人劍拔弩張的樣子,還有孩子膽怯的神情,妻子叫停了這場訓練。

原本給孩子補習,就是怕她因為成績不好,遭到其他同學的議論,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現在反而是家長先讓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過猶不及,也該及時收手了。

丁延慶也反思了自己這段時間的作為,好像確實太過激進了,況且長時間跟女兒鬥智斗勇,他也越來越明白,或許有些事情是難以扭轉的。

「或許這就是天道吧,你沒辦法的。」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教育不在一時

回想自己的求學生涯,從小學起,他學習就從不用人督促,即使幼年在農村長大,也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他小學生活在吉林的一個小村莊里,身邊各個家庭的教育水平都不高,更別提有什麼課外書籍了。

一本新華字典就是丁延慶的全部讀物,等到把字都認全了,他就挨家挨戶去借書看,不管是文學還是雜誌,一切文字都讓他欣喜。

到了上學的時候,只要沒有課,丁延慶就泡在學校圖書館裏。

14歲考入高中,身邊其他同齡人都在家裡人的催促下輟學打工了,所以他格外珍惜上學的機會。

高中三年除了吃飯上廁所就是學習,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每門考試都是第一。

高考時丁延慶以幾乎滿分的成績考入北大,又遇到了同樣高智商的妻子。

這一切太順理成章,以至於他沒有想過,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和妻子一樣有天分,比如女兒。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其實就算考不上好大學又怎樣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分,比如女兒就很喜歡閱讀動物相關的書籍。

平時一學習就坐不住,看起動物科普來,可以幾個小時都不挪地方。就算學習不好,也不代表孩子不是好孩子,何苦拔苗助長。

想通之後丁延慶就不再強迫女兒學習了:「我接受孩子的平庸,每種花的開花周期不同,每個孩子也是這樣的。」

身邊人對此並不理解,覺得夫妻倆都是高知,生出來的女兒在班裡當倒數,這委實說不過去。

但丁延慶卻打定主意不再超前教育了,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傷害,給輔導作業的家長也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如今丁延慶給孩子恢復了放養模式,令人驚喜的是,缺少了父母的逼迫,女兒的成績卻沒有下滑,如今穩定在班級中游,學習的勁頭也越來越高。

家裡又恢復了平靜和睦。

丁延慶想通了這一關節,但很多家長還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執念里不可脫身。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試想一下,當我們初為人父人母之時,唯一的期盼就是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但隨着孩子逐漸長大,外界的競爭和父母自身的攀比心理,我們對孩子的期許開始不斷攀升。

學習成績要好,課外要學習才藝,不是在課堂上,就是在去培訓班的路上。

孩子學的苦,家長卻美名其曰「為了你好。」為此鬧出了多少悲劇。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也面臨教育問題

2021年,武漢有位母親在輔導作業時,情緒崩潰,揮刀砍傷兒子,而後自殺身亡。

後續調查發現,這位母親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已經連續加班很長時間了,在輔導作業時,孩子不好好學習,家庭和事業雙雙令人失望,最終成為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此網友態度分化鮮明,有人認為這位母親太過激進,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但也有人感同身受。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沒輔導過作業的人不會理解的,那種時候真的氣到無法思考。」

「這孩子也是可憐,一輩子都要生活在害死母親的愧疚中了。」

這樣的悲劇讓人唏噓,也讓人警醒。

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父母想要「雞娃」,而是不得不往前趕。

以前是高考定終身,如今中考分流,一場考試下來一半的學生都要去往職業高中就讀。

學習的壓力陡然從高中蔓延到初中,甚至有了「小升初定終身」的說法。在這樣的氛圍下,家長很難不為孩子做長遠計。

但是所謂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並不是一味的強求。因材施教,為孩子找到適合的方向,激發孩子自有的潛能,才是有益的鞭策。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前段時間網上有段視頻溫暖了無數網友的心。

一個叫果果的幼兒園兒童在回家路上跟媽媽一問一答。

「媽媽,如果我考上北大你高興嗎?」

「高興呀。」

「如果我考上清華呢?」

「也開心呀。」

「那如果我烤上地瓜呢?」

「如果你能烤出又香又甜的烤地瓜,那媽媽也會為你驕傲的。」

這或許是教育最本來的樣子,我愛你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與你是否優秀沒有任何關係。

當刨除了一切外界的聲音,面對自己的孩子,你是希望他成為人中龍鳳,還是度過快樂幸福的一生呢?

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做家長的都需要捫心自問。

北大教授與學渣女兒:考倒數第一,不報輔導班,接受孩子的平庸 - 天天要聞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於互聯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精品長文創作季#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學校食堂絞肉機發現活蛆」,最新通報:校長停職、副校長免職 - 天天要聞

「學校食堂絞肉機發現活蛆」,最新通報:校長停職、副校長免職

【來源:廣州日報】5月23日,有網友反映浙江寧波餘姚市姚北實驗學校食堂的絞肉機中有大量蠕動的活蛆(此前報道:)。 圖片來源:華商報 寧波市教育局隨後派出工作組赴餘姚開展緊急處置工作,據餘姚市聯合調查組今日發佈的通報顯示: 針對5月23日網上反映姚北實驗學校食堂衛生安全的問題,餘姚市立即組織紀檢監察、教育、市...
卡戴珊法學「畢業」!考前是圖9這樣的女人,同桌相伴白搭? - 天天要聞

卡戴珊法學「畢業」!考前是圖9這樣的女人,同桌相伴白搭?

2025年5月21日,金·卡戴珊在INS上驕傲的曬出了自己」法學院「畢業證書。這一令人激動的喜訊一經傳出,瞬間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預示着她即將勇敢地邁入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全新領域。當天,卡戴珊不僅曬出了自己」法學院「畢業證書和努力的成果
成都市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新建綜合樓項目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市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新建綜合樓項目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成都市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新建綜合樓項目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13;檢查點位: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新建綜合樓項目;建設單位:成都市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有限責...
激發「村小」活力 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 - 天天要聞

激發「村小」活力 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3日電 題:激發「村小」活力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新華社記者魏婧宇、周思宇、張宇琪AI數字人進入「村小」課堂,塑膠跑道替換了水泥操場,有「泥土味」的特色社團豐富着校園生活……隨着教育資源共享、辦學條件改善的
網絡素養教育進越秀校園,法德童行共築清朗環境 - 天天要聞

網絡素養教育進越秀校園,法德童行共築清朗環境

5月23日,「法德童行 清朗共築」——廣州市網絡素養教育進校園主會場活動在越秀區育才學校舉辦。活動由中共廣東省委網信辦指導,中共廣州市委網信辦、越秀區委網信辦、廣州市未成年人網絡生態治理基地主辦,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廣州市越秀區郵政局、
大工嘉年華火爆現場 - 天天要聞

大工嘉年華火爆現場

站在春夏的十字路口風裡帶來夏天的預告今天第十四屆校園文化節嘉年華盛大開幕DUTers大放異彩科研盛宴 青春舞台 校友齊聚共賀大工建校76周年嘉年華卓越·鍛造學院標杆 部門精神銳意進取 揚帆奮進三區競秀 戮力前行科技盛宴 創新舞台領域前沿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