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23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強教必先強師,與其他行業相比,教師職業專業性強、素質要求高。如何實現海南省基礎教育的趕超式、跨越式發展?今年參加海南省政協八屆二次會議的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韓小雨和教育等界別的11名委員聯名建議,實施「海南省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工程」,助推自貿港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委員韓小雨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陳衛東攝
為提高教師學歷,2023年海南省首次將「義務教育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省教育廳印發工作通知,提出到2025年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較2022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
據韓小雨介紹,在調研中大家發現,受工學矛盾、個人意願、考試錄取、工資收入、家庭負擔等因素影響,海南省中小學教師提升學歷的動力不足。要實現海南省基礎教育的趕超式、跨越式發展,不能被動等待學歷層次低的老教師退休和學歷層次高的新教師入職,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和專項制度設計,激發教師提升學歷、增強能力的動力。
「為此,我們建議海南省高位統籌、整體設計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專項工程,將其作為自貿港人才隊伍建設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項目。」韓小雨表示。
怎樣啟動實施「海南自貿港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工程」?韓小雨建議參照海南省自2019年實施的「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項目(即旅遊淡季時由政府資助免費為旅遊從業人員提供學歷教育及職業技能培訓),設計實施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提升專項工程。在她看來,提升海南在職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無論從社會效益、人才效益、民生效益和長期效益上看,意義重大深遠。
「還需要明確主要對象與工作目標。」韓小雨建議,以海南省在職中小學(含幼兒園和高中)專任教師為主,包括在編在崗的教師和在海南省聘用工作超過3年的臨聘在崗教師(含民辦學校教師),重點是未達到本科學歷的50周歲以下男教師和45周歲以下女教師,支持中小學尤其是高中教師進修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適度提高工作目標,實現趕超式發展,到2030年,海南省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提升到95%左右,研究生學歷教師比例顯著提高,達到我國東部地區平均水平。
她還建議,由省教育、考試部門優化考試招生和培養方式,重點依託海南師範大學、瓊台師範學院等高校實施,一是成人高等教育模式,採取單獨招生、單獨劃線、單獨錄取的招錄辦法,採用線上+線下、送教下鄉、工學交替的教學方式,學制2.5年或3年;二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模式,採取資格審核、註冊入學制、單獨考試,增加省考和實踐考核比例,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助學方式,助學年限2年。
據介紹,目前海南省具備教育類碩士招生資格的高校只有海南師範大學,受海師大總體招生計劃限制,競爭十分激烈,2022年海師大教育碩士非全日制招生計劃10人,報名408人(其中以海南省中小學教師為主的海南生源365人,錄取6人);2023年招生48人,報名717人(海南生源600人,錄取16人)。「因此,建議海南省單列並大幅增加海師大教育類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試點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面向海南教師定向招生培養。」韓小雨表示。
同時,創新「學歷+能力」雙提升的教師教育模式,探索線上+線下、學歷+能力、多層次多向度的職後卓越教師培養培訓模式,增加實踐類課程比例,強化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工作實踐業績考核,以學歷提升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激發教師學習動機,驅動教師終身學習,建立教師職後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銜接機制,實現學歷層次和教學能力同步提升,形成自貿港教師教育制度集成的創新案例。
「還需要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和激勵考核機制。」韓小雨建議,比照「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項目模式,由省財政全額保障學費。如財政壓力較大,也可參考廣東、陝西等地採取的財政補助和分擔機制。建立省級教育、財政、人社等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將中小學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達標率、提高率等納入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指標,作為對中小學校和符合條件教師的考核指標,定期調度、評估,確保目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