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知名三本院校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爆出大瓜,該校來自貴州的某貧困生因各種原因未能評得助學金,無奈,他只好在網上實名舉報,引起社會反響後,針對他人品,作風等各種惡評紛至沓來,似乎不給他評助學金是有道理的。但是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並且親身參與過相關工作的農村大學生,我想說的是,助學金只與是否貧困有關與其他無關!只要他是貧困的,無需要評比,無需要民主測評,直接給錢就是!如果懷疑他貧困的身份,可以向生源所在地舉報,學校無權認定學生是否為貧困。
幾年以前,國家為了保障貧困地區脫貧,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其中就有保障貧困家庭或者貧困戶讀書的政策,該政策補貼的時間很長,只要你有學上,下至小學,上至研究生,國家每年都會給出相應的助學金,比如雨露計劃等等。而貧困戶的識別,是由當地鄉政府以農村共同完成的,是否貧困不是鄉領導說了算,不是村支書說了算,相關名單是要在全村公示的,起初也確實有一些人用各種手段進入了貧困戶名單,但後期隨着核查力度的加大,相應人員都被踢出了貧困戶名單。所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如果覺得該名同學沒有資格申領助學金,那麼就應當去他戶籍所在地,去他所居住的鄉村或者社區去調查他的貧困生身份是否屬實,如果不屬實向相關部門舉報取消後,方才可以取消他助學金的資格。這一套流程是很嚴謹,很複雜的,可不是學校單方面就說了算的!畢竟,三本基本上都是為了賺錢而設,不是公立學校社會公益性較少不是活雷鋒,給貧困生的助學金這筆錢,最終還是要向國家報銷的,既然是國家的錢,學校無從自主支配。若該同學網上舉報屬實,學校的相關人員是要接受相應處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