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因為一份對學生的處理文件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而衝上了熱搜。
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的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這一次總算大大地露了一下臉。那麼,這份文件涉及到的是一件事呢?為什麼會引起網友們高度的關注和熱議呢?
原來,是一位大學生的電動車被學校的保衛處查收了。這買着電動車,卻想不到騎,確實也是很彆扭的一件事。這位大學生覺得很是憋屈,就私自進入學校8號宿舍樓附近,從電動車保管處拿走了被查處的違規電動車。
而就是這一個行為,就被學校定性為涉嫌偷盜電動車,並且給予該生嚴重警告處分。那麼,這位同學的行為是不是涉嫌偷盜呢?顯然,這是學校在誇大其詞。
盜竊罪從主觀故意上來說,是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物。這位學生的電動車被學校保衛處查收,但查收也只是讓學生對電動車享有的所有權受到了限制,並不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法律後果,也就是說保衛處並不對電動車具有所有權。
這也就是說,儘管保衛處被這位學生的電動車進行了限制,但是本質上並沒有發生物權的轉移。換言之,即便這位大學生的電動車是在保衛處被曝光,但是這輛電動車還是這位大學生的。
正因為如此,即便是學生推走了自己的電動車,也不構成盜竊罪,因為他拿走的是自己的電動車。
但是,這種行為屬不屬於盜竊呢?這應該算是一種違法行為的,一個簡單的道理:你的摩托車或汽車被交警拖走暫扣,你拿備用鑰匙去把車子開走,請問這算不算盜竊?你再用扣車單去找交警賠償,這算不算詐騙?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爭論熱烈,有網友對於大學的做法表示認可——
「第一,沒有任何定罪,他違反的是學校規章管理制度。 第二,由「學校保管的」,那麼在被查扣時,該生可能默認了學校的行為,沒有提出異議和採取報警措施。 第三,從學校處偷拿回自己的財物,這樣屬於行為,雖沒有涉及法律方面,但是涉及違反的是單位的規章制度,那麼學校按因處分也沒問題。」
「你的東西在被扣期間物權發生了轉移,在被扣期間發生損壞是需要扣車部門負責的,自己偷走了自己的車也屬於盜竊。」
「大家都在反問保衛科有沒有資格查扣電動車,你把電動車換成宿舍用的高壓鍋,就好理解了。只要是在學校範圍內,違反學校紀律,可能影響他人安全,保衛科就有權利查扣。 查扣期間,如果你電動車不見了,你是有權利讓保衛科賠的。所以你私自取回,學校處分你,正常。就好像,老師把你的高壓鍋收了,放在她的辦公室,你偷偷潛入去取回來。我不覺得這兩件事有啥區別。 最後,學校說你「涉嫌」偷盜,你可以去告學校的涉嫌名譽侵犯。但是,處分你,沒毛病。」
這些網友的分析沒有什麼錯?因為你是在校園之內,學校有權力用自己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學生。
而在學校範圍內,只要是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就有權來處理你,以保證教育教學和學生校園內生活的需要。作為學校,他們確實有這個資格,也擁有這樣的權利。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考慮,他們認為學校在處理這件事上並沒有錯,是應該被認可和肯定的。
而更多的人則對學校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學校這樣做就是為了私利,而保衛處不是執法機關根本就沒有扣留車輛的權力,因此,學生就是私自開走自己的電動車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保衛處違法在先,學生怎麼就不能和它針鋒相對呢?
「山東科技大學,對學生騎電動車的處理結果跟文章中的有異曲同工之妙,拉出校門鎖車,想要車需要寫保證書,通報學院然後記過,失去評優評先資格。針對電動車的一切措施都是為了給校內公交和校內共享電動車服務,校內公交1元一次,定點上下車,時間上不準確,校內共享,15分鐘內3元,超出另算。現在的大學也差不多成了一門生意,學生就是圈養在校園內的豬,隨時可宰割。」
「一直很好奇,學校管理制度是不是應該在法律框架內製定,還是它完全可以忽略中國法律來制定校規和管理制度?」
「學校為什麼扣留電動車,沒牌?這是交警的事。學校不讓騎電動車?可以阻止學生騎電動車進入校門,而不是扣留學生的私人財產,學校也沒權力扣留他人的私人財產,當然,如果學生同意學校保管也是可以的,但是學生是不同意學校代為保管的。」
「查封扣押他人車輛屬於行政強制行為,大學不具有這一權力,其扣車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大學生自行取回並未侵犯大學對車輛的合法佔有權。因此大學生的行為不具有客觀違法性。」
確實,學校的保衛處是沒有資格扣車的。既然他們連資格都沒有,那麼又何來拿回自己的車子屬於偷盜一說呢?而網友們質疑最大的就是學校為什麼要這樣做。學校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從學生頭上薅羊毛,那就真的太過分了。
而從上面正反面的分析來看,學校對這位大學生處以嚴重警告的處分實在是有些過分了。難道就是因為這位學生沒有按照你的心意走,你們就要殺雞儆猴嗎?這樣的做法不讓人寒心嗎?
親愛的讀者,對於大學生拿回被保衛處查收的車輛,被處以嚴重警告處分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註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