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2023年09月06日21:13:03 教育 1447

開學伊始,各種開學狀況層出不窮。最有爭議的就數有關城鄉學校招生情況了。

城裡的學校一位難求,而鄉村學校卻一個年級只有一個學生。

這樣強烈的反差,你敢相信嗎?事實上卻真真切切發生在現實生活里,並且就在今年的秋季開學期間。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山東某市某學校,小學一年級竟然有43個班,如果每個班按50名學生來算的話,也就意味着僅一年級就有2150名學生。

有人開玩笑說,也許一(1)班的學生早已回到家裡吃過飯了,而一(43)班的學生還在排隊等待家長接回。

想想這麼大的招生規模,學校佔地面積是否足夠大,能否同時容納那麼多學生和家長?

而廣東湛江一鄉村學校,一年級只有一個班,並且班裡只有1名學生,整個學校一至六年級共有7名學生。

也許這種城鄉學校的生源差距,只是兩個極端的特例,但其罕見情況,立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城市化速度過快,很多人被這種快節奏裹挾着往前沖,留給他們的只有焦慮和不安。

正如網上有人感嘆:城市裡安放不下靈魂,鄉村裡又留不住肉體,因而身體和靈魂常常相互撕扯,唉,活得越來越不容易!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4億人口,就將近一半人是農村戶口人群。

中國有2000多個縣,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從村小到縣中,他們才是中國教育的底色。

這也就是說,他們擁有的資源和條件很少。人生面臨重大選擇會很早,並且每一步都在做重大選擇,每一步都不敢選錯。

因為他們沒有犯錯的成本,或者內心承受不起失敗的自己。他們處在教育資源匱乏的環境里,優勝劣汰的競爭更為殘酷。

鄉鎮學校里的學生,算是家長卷不動的,他們只能靠自己的成績卷出去。也就是說,他們只能成績拔尖,才能被城裡學校「掐尖」帶走。

剩下的大多數,他們會慢慢地形成一個自我認知,自己是「被淘汰的」、「被放棄的」。

他們更應該被看見和關注,更應該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以縮小與城裡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但遺憾的是,在城市中產家庭育兒焦慮被格外放大的今天,他們憑着頑強意志力走在讀書改變命運的這條路,很少被看見,即使看見也熟視無睹。

不是所有的全力以赴都能取得成功,不是所有的孤注一擲豪賭都能逆風翻盤。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對於從農村轉入城市博弈的父母,已經是盡自己最大能力,為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了。

常言道:付出就會有回報!因而,人們習慣地將付出和回報關聯在一起。

特別是在如今功利年代,人們把回報看得更迫切,更加急功近利。父母為了孩子付出很多,就會希望孩子以考試分數來作為回報。

殊不知,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只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如果過於強調孩子以成績為回報,就是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本該天真、快樂的童年,卻被父母寄予過多的期待。甚至有些家庭經濟差的孩子,他們除了好好學習外,還要承擔不少家務,與父母一起扛下生活的艱辛。

而城裡中產家庭的孩子呢?他們從出生起,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人說,如今升學的競爭,不再只是孩子天賦和努力就可以勝出的,還離不開父母能提供的可用資源。

從很多人忿忿不平的中考分流的結果,我們不難得到一個這樣的結果,那些被強制分流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輸在了家庭環境這一點上。

按理來說,基礎教育是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它是全民性的,為的是讓未來所有人走在一起,能夠享有基本的共識和道德基礎。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因為升學競爭激烈,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放棄,被同學排斥,在家裡被父母指責抱怨。

他們不管走到哪裡,都被區別對待,被當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就如被中考刷下的中職生,為什麼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自暴自棄?

其實任何生命都有向陽而生的本能,他們也同樣如此。如果社會能正確引導他們學會揚長補短,積極向上,他們也會珍惜青春奮力一搏。

父母也想幫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只可惜努力了不見效果,或者能力有限愛莫能助。

最後怎麼辦呢?不是教育專家們告訴父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們無需急於求成,只要靜心等待絢爛綻放。

於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現狀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只好選擇佛系,也就是任由孩子順其自然成長。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如今的基礎教育,在double減的指揮棒下,學校教育讓位,國民教育資源浪費,家庭教育又無能為力。

書本上的內容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中考高考題型又斷層式提高難度。

家長為了孩子能在升學競爭中勝出,只好花錢到校外另請高師指點。

這樣的操作,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學校教育讓位給校外輔導班,把基礎教育也變得市場經濟化。

說到底,如今的升學競爭,卷的不僅是學生自己,很多時候家長也會裹挾進去了。

比如財力,如果不是家庭經濟條件相當,能請得起300元一節課的老師嗎?

比如物力,孩子除了完成學校的學業,還要奔波在不同輔導班之間,需要有個專職的家長當司機、保姆,對於普通的雙職工家庭,忙得過來嗎?

當工作和孩子不能兼而顧之時,對家長來說,不僅是被撕裂的疼痛,而且是兩相其利取其利重的權衡。

就像馬斯洛需求的五個層次一樣,人們得先滿足生理需求,解決衣食住行這樣基本生存問題,然後才能談別的需求。

當孩子的教育與家庭生存有衝突時,父母必須做出兩相其利取其重的決定。

約有一半中小學生被過早放棄!父母想努力,卻不得不選擇佛系 - 天天要聞

真心希望如今的基礎教育,能夠減緩競爭強度,回歸教育本質,讓每一個學生保持求知慾,引導學生對生活保持熱愛,引領學生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佈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