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警惕「討好式考試」誤導家長

2023年08月01日12:25:04 教育 1834

習慣了中考高分的家長,面對更細分的高考顯然不適應了。

日前,延安一位高中的家長指責學校收了最貴的學費,孩子卻得了最低的分數。這一指責獲得了大量家長的附和。這位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孩子從最初接近600分,下滑至200多分。在一些班裡,「350多能拿全班第一名」(資料顯示為395分)。

應警惕「討好式考試」誤導家長 - 天天要聞

圖源:澎湃新聞

學習成績差,學校當然有責任,也需要深刻檢討,但家長與孩子就沒有責任嗎?家長這種質疑也帶來很多爭議:學費高就是成績高的理由嗎?如果這個道理成立,這個世界都成富人的天下了,社會不可能進步了。

但如此懸殊的分數變化,顯然還有其他重要原因,絕不僅僅是學校老師與孩子的能力問題,這其中最值得反思的一個原因就是誤解與誤判,家長對低分不習慣了!

據媒體報道,此前,孩子月考都在四五百分,大家相安無事。此次學校似乎在期末考試刻意出了「難題」,以敦促提醒孩子。但近600分與2/300分之間的差距還是巨大的,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除了兩種考試性質的區別外,此事也無意間揭示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包括中考在內,義務教育階段普遍出現了討好式的考試,高分滿地走,給大量家長帶來了錯判與錯覺,孩子學習不錯,甚至很好。

近年中考採取了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替代中考的兩考合一政策,多數地方中考全面去區分度,幾乎人人都是高分,想得低分是很困難的。

2023年中考,延安530分以下考生佔比約1/3。如果從普高錄取分數看,2018年是330分,2019年是360分,2021年就變成了502分,2022年是537分,2023年則是553分。孩子們一夜之間都變成了高分。考慮到延安普高錄取超過60%,近600分,聽起來很高的分數,但實際按排名看也並不高,只是分數虛高而已。

如果回到3年前,家長會是什麼感受?大概率不會憤怒了。

應警惕「討好式考試」誤導家長 - 天天要聞

其實不只是延安,全國皆如此。

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都驚呼「太卷了」,高分滿地走。比如在北京,滿分660分的情況下,北京海淀的18000多名考生中,超過600分的佔比70%以上。大量考生都是高分,低於500分的僅有1000人,400到500分整整100分的區間僅有407人,還不如651分的人多——在這個逼近滿分的分段上足足有413人。

在高分段,2022年超過645分(含)的有4495人,但在2021年僅有23人。面對激烈的批評,2023年北京中考明顯做了回調,但超過645分的也還有773人。對比630分以上的人數,2021年到2023年則分別是1007,8587,4867。

這已經不是高分通脹,是滿地高分,完全背離了正常的教育考試測量意義上的正態分佈,畫一個分數分佈圖,就完全變成大頭娃娃了。


應警惕「討好式考試」誤導家長 - 天天要聞


中考只是義務教育階段考試虛高的一個代表。2021年某省曾下文,要求小學高年級考試難度係數必須按「.95」設計,並特別注釋:即平均分95分。

絕大多數人都是高分,有人稱之為「討好式」的考試,想得低分是沒有可能。於是大量家長習慣了高分,大家都陶醉其中,但糟糕的是,這種考試很容易讓家長產生錯覺與誤判。

該來的還是會來,一旦進入高中,就進入了高考的周期。在仍然以分數為核心錄取依據的背景下,高考不可能推行這種討好式的考試,必須進行細分,以便把大家送入不同的高校,確保高考公平公正與科學選材。於是,進入高中後的考試開始回歸正常,大量同學的高分就被打回了原形。

我們可以把高考分數拿來做一個參照,大家就明白高低了。

目前高考錄取1000餘萬人,專科略多於本科,也就是說一半多的人只能上一個專科。2023年各地高考的錄取分數線看,老高考專科線大多是150,最低的只有120。而本科線,理科最低的也只有287(黑龍江),292(吉林),高一點的也就300多分或者400出頭。新高考地區,因為賦分制(最低60分起評)稍微高一些,但也沒有高到哪裡去,專科線基本也是200多分,而本科線最低的遼寧也只有360分(物理)。陝西2023年高考理科本科線336,專科線150分。

這些延安學生的成績從絕對值上看的確低了,但高考的錄取依據是分數的相對排名,考慮到高考錄取分數線和這些同學在中考的實際排名位次,我們大概也有個判斷了。

據媒體報道,當地政府已經出面干預此事,要求撤換相關學校領導與老師,退賠相關費用。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都得高分,其實不必撤換學校領導與老師,反正都是學校命題,繼續學習中考的方式,題出容易一點就是了,比如某地要求的.95係數,都是高分,但最後呢?

矛盾都堆積到高考嗎?所有的粉飾終歸都有打回原形的一天。

更糟糕的是,這種討好式的考試還有一個明顯的負面效應——推動了更多家長盲目「雞娃」,是我們需要警惕的。

大家都是沒有太大差別的高分,區別只在毫釐之間,很容易讓家長對孩子的情況產生錯判、誤判,誤以為自己家孩子很優秀,離清華北大也只有「一步之遙」,讓更多家長看到了錯判下的「希望」,於是拚命「雞」孩子,送孩子上輔導班刷題,「沒準一不留神就上了清華北大」。

降低考試難度來減負,這一指導思想值得探討。再難的考試想得低分都是很容易的,再簡單的考試,想得高分都是很難的。在以分數為核心錄取依據的招生制度下,考試競爭背後實際是社會競爭的前置,競爭的激烈程度並不會因為考試變簡單而下降。

本意是希望通過降低難度來減負,但這種過度「討好式」的考試,恰恰在產生更多的負面效應,甚至增加負擔。第一,就是增加優秀孩子的無效負擔,因為去區分度,初三考生往往不得不為一兩分的差距刷上一年的題,丘成桐班招生下探至初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希望這種刷題訓練磨滅優秀孩子們的求知慾。第二,由於讓更多家長產生誤判,推動了更多「雞娃」父母的出現,正如報道中這些憤怒的家長。

因此,有人評價說,與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讓考試正常點,有合理的區分度,讓一些父母早點死了「雞娃」這條心,提前選擇更適合自己孩子的人生道路。畢竟,文化課學習與分數,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更不是適合所有人的選擇。

應警惕「討好式考試」誤導家長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一英語,150分卷子考60分,怎麼提分? - 天天要聞

高一英語,150分卷子考60分,怎麼提分?

高一英語150的卷子考60多,很顯然沒有超前背單詞。那些跟着老師的節奏認真上課,老師教多少背多少的同學,考不好,往往陷入自我懷疑。卻從來沒有思考一下,本身這麼做就是錯誤的。其實老一輩的高中英語老師中考一結束,馬上就會開家長會:告訴各位家長一定要督促自己的孩子,中考一結束馬上就開始背3500詞。而且中考結束後...
事業編增加!2所高校,擬升本 - 天天要聞

事業編增加!2所高校,擬升本

近日,中共寧夏區委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官網發文稱:積極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優化高校機構編製資源配置,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供有力體制機制和機構編製保障。推動優化高校辦學層次,積極做好國家政策支持的升格院校機構編製保障工作。申請將石嘴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納入中央編辦高校備案名錄管理,...
廣州中學:二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 今年擴招40人 - 天天要聞

廣州中學:二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 今年擴招40人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鄒衛 5月4日,廣州中學鳳凰校區舉行招生開放日,為前來參觀的家長學生準備了打卡攻略,將學校地圖印在卡片上,並讓家長學生以打卡的形式熟悉校園環境。據了解,2025年,廣州中學擴招約40人。廣州中學招生開放日,吸引了不少家長、學生前來諮詢。學校將開設2個錢學森班2025年廣州中學擴招40人後,招生計劃...
高薪又穩定!女生學工科的四大寶藏專業及院校推薦 - 天天要聞

高薪又穩定!女生學工科的四大寶藏專業及院校推薦

在傳統認知里,工科常與工地、車間畫上等號,看似不適合女生。但實際上,有不少工科專業學習強度適中、就業靈活、薪資可觀,尤其適合理科思維好的女生。小編特整理了適合女生報考的4大工科專業,一起來看!
金融學類專業選科要求為何不同?看完就懂了 - 天天要聞

金融學類專業選科要求為何不同?看完就懂了

金融學類專業綜合性較強,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數學、統計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在《2025年擬在川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中,不同高校的金融學類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並不相同。那麼,金融學類專業為何出現多樣化選科要求?趕緊了解起來!
暴增1046%!華圖山鼎公布2024年成績單:營收超28億元 - 天天要聞

暴增1046%!華圖山鼎公布2024年成績單:營收超28億元

微成都報道 日前,華圖山鼎(300492.SZ)公布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32億元,同比增加1046.34%,凈利潤5299萬元,同比增加157.62%,扣非凈利潤2444萬元,同比增加123.09%。報告期內,華圖山鼎基本每股收益為0.38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0.94%。公司2024年度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
智能時代,家長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維? - 天天要聞

智能時代,家長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維?

隨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開始與醫療、教育等領域深度融合。AI不僅走進了家庭,也逐漸走進了家庭教育領域。各種智能育兒軟件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有兒歌類、早教類、培優類、諮詢類等,不一而足。各種智能育兒設備如早教機、學習機、故事機、下棋機械人等,也讓家長們感到既新鮮又應接不暇。在人工智能不...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爐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學 - 天天要聞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爐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學

正值假期有不少人選擇和朋友家人一起出門露營、野餐感受自然但是,近日陳先生與鄰居在戶外燒烤時使用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 因其便攜性卡式爐是許多人露營、戶外燒烤的熱門選擇但背後的安全隱患也需要高度重視卡式爐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往下看⬇️卡式爐的危險不容小覷 卡式爐,又叫便攜式丁烷氣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