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首屆物理「攀登計劃」最終入圍名單公布,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學生劉子菡成功入選。

可能有些家長還不太了解這個「攀登計劃」,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初高中家長特別值得關注。
今年4月13日,清華大學發佈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招生辦法(簡稱攀登計劃)。據清華大學介紹,該計劃是國內首個以「發掘並培養未來物理大師」為願景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該項計劃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先生提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先生領銜,目標是提早發現有物理天分的學生,培養出更多物理學及以物理學為基礎的高科技領域的一流創新人才,使之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未來引領者和高科技領域的開拓者。這是清華大學2021年在數學領域推出「丘成桐數學領軍人才計劃」後,在基礎學科領域人才培養的又一重大舉措。
清華大學「攀登計劃」的招生範圍擴大到高中非畢業年級學生,但也要求報考學生參加高考(但五大聯賽的國家集訓隊成員無需參加高考可直接被錄取)。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此前曾表示,這樣的要求,主要基於兩點考慮:
第一,希望儘早去發現一些在物理方面有天分的優秀學生,讓他們能夠比較早地接觸到物理學的前沿領域,在他們接受能力最強,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不是過多地刷題,而是去思考和學習新的、前沿的問題。
第二,偏才怪才可遇而不可求,未來要成為一位大物理學家,需要接觸各種不同的領域,需要建立文理兼備、跨學科的知識結構。
在培養方案方面,攀登計劃將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多年數理基礎科學班及物理學堂班人才培養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深化物理拔尖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每位學生自身的學科特點和志趣發展,設置「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進階式學術研究的無縫銜接,實現學生學術志趣、學術能力的貫通培養和提升。開展學生科研訓練,使學生有主動研究的能力。
雖然是首屆,但此次清華的選拔在全國範圍內有大約300人報名通過初審,5月2日進行普物和微積分測試,約140人進入第二輪測試。5月3日、4日採取先講後考的形式,通過對廣義相對論和四大力學(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動力學)的二試考察,約100人進入面試。5月5日面試過後,全國共有約60人最終成功入選攀登計劃。入選攀登計劃的同學,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同科類本科一批次錄取分數線即可被錄取。
成外副校長熊李程表示,劉子菡是學校物理競賽集訓隊的同學,能夠入選清華大學物理「攀登計劃」,得益於其優秀的物理學科基礎。這個計劃在業界看來,主要對標的是北京大學此前推出的「卓越計劃」。跟公眾熟知的「強基計劃」相比,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而無論是「卓越計劃」還是「攀登計劃」,則主要是培養物理領域大師和頂尖人才。
紅星新聞記者 樊英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