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麼?教育應該遵從的原則是什麼?是18分後的父親的武士刀嗎?
近日,四川綿陽。13歲兒子體育考試只考了18分,父親生氣後用武士刀嚇唬孩子,不料發生意外刺傷兒子,最終孩子因傷勢過重,失血過多離開人世。
對孩子揮刀的父親也不過是希望孩子能夠長進,無意間的舉動卻釀下了苦果,我們是不是不應該打孩子,可,古話中的不打不成器,俗語中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也有着可取之處。
國立的根本是人,孩子總是未來的希望,因而我們總對孩子充滿期盼,教育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帶來了不同的結果,後果也不少......
對於教育孩子你有什麼想法,對於孩子的舉動你會深思熟慮嗎?
看過年邁的奶奶追着10來歲的孫子喂飯,「乖孫」「乖孫」的哄着;
見過飯店裡媽媽對着女兒說:「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有人欺負你只管打」;
刷到過視頻里坐在路旁喝奶茶的90後,00後父母冷靜地看着在地上打滾哇哇大叫的娃;
......
這只是一部分,卻也是百態人生。
當我們去回想這些百態的時候多是有了反例。
「吃飯啦」的叫聲後回饋的「TiMi」,滿含愛意下的無奈,屢說不改後放縱的結果。
校園陰暗的角落裡的女孩看着滿是傷痕的手腕撥出了電話,隨即而來的派出所警員找了抱團女生團體了解情況。(這不過是期盼的結果)
街邊看着糖葫蘆流口水的小孩子轉身跑到媽媽身邊:「媽媽,我可以用之後5次洗碗交換今天買一根糖葫蘆嗎?」
我想借這件事表明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受到監護人的影響。
倘若孩子沒出事,那麼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呢?
在經歷過父親的利刃相對,他還會相信這個生物上的親緣關係者嗎?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他會為了高分、榮譽而耗費時間精力嗎?
他是否會因此而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