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作為後備幹部被招錄進公務員隊伍,本身就有着很強的先天性優勢,因為選調生的「娘家」是組織部,組織部門會跟蹤選調生的成長,而且選調生被錄取以後,都會到村掛職兩年時間,增加基層工作經歷,那麼,選調生駐村不能真正融入村裡,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首先,對於選調生而言,去村社區掛職鍛煉,這個時候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定位。一般來說,選調生去基層社區掛職鍛煉,在任職期滿以後就會面臨著比較重要的選擇,是繼續留在基層工作還是回招錄單位工作,如果是前者,一般都會對其職務進行提升,如果是後者,一般都是由鄉鎮政府對其掛職期間的表現情況進行鑒定,再由組織部門確認以後反饋到招錄的單位,這就是選調生在社區掛職以後的最終結果。
其次,對於選調生而言,在掛職期間最重要的是領悟,至於能不能融入到村裡,實際上並不重要。一方面,選調生在村裡掛職鍛煉,這個時候不要過多的參與村裡的具體工作,特別是在工作涉及村裡具體利益時候,更應該保持清醒,因為這些工作並不如表面上看的那樣,而且在村內掛職鍛煉,和在機關有着很大的不同,親疏關係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對於掛職的選調生而言並不清楚,因此,多看村裡的決策,多領悟村裡一些工作的具體落實思路,這樣才能不討人厭。
另一方面,在掛職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自己。對於村裡的一些工作,如果不是身處其中,那麼,最好的結果就是當看客,而選調生最好的角色就是扮演看客,這樣,既能了解村內事物運行的基本規律,又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不至於讓自己在掛職期間,因為某些意外的原因而遭到處分批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選調生並不需要融入村裡,出於自身的需求不需要融入,出於村裡的需求,也不必融入村裡。
最後,如果選調生在期滿以後,留在鄉鎮繼續工作,那麼,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因素,都需要多向鄉鎮黨委書記和派出單位主要領導彙報工作,而彙報的內容最好以談感觸為重,少談自己的主張建議,這樣才不顯得浮誇,如果選擇回原單位工作,那麼,掛職對於選調生來說,就是在基層按照政策要求呆兩年,沒有具體任務目標,這個時候多向原單位領導彙報自己的思想動態,多和鄉鎮領導溝通學習,有困難最好向單位彙報,這樣,兩年的工作時間會很快結束,而自己也不是過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