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在之前的幾天中深入了解了:
【1】強基第一講—強基計劃概述
【2】強基第二講—2022與2021年強基對比
【3】強基第三講—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強基
今天【思課教育】將會為各位學員以及家長們帶來強基第四講—如何才能增加進入強基計劃的成功率。
友情提示:本次推送對想要報考「強基計劃」的同學十分有幫助,乾貨滿滿,快來看看如何提高進入「強基」的概率吧。
【1】擺脫誤區
首先,強基計劃≠「數理化」。在這裡需要明確向各位家長指出的就是:
強基計劃的招生,並不僅僅是「數理化」專業!!!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官方文件,強基計劃所開設的專業一共包括一下兩個大類:
(1)傳統的文理科專業: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礎學科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哲學
歷史
古文
等相關專業
(2)新工科專業:
在教育部提供的官方文件里,對於新工科專業所使用的描述是:
「高端芯片與軟件」
「新材料」
「先進制造」
「智能科技」
「國家安全」等詞語表述。
而新工科專業主要包括:
新能源科學
光電信息科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車輛工程
生物製藥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物聯網工程
數字媒體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機械人工程
智能電信
智能製造
智能醫學
航空航天
飛行器設計與製造
船舶與海洋
等相關專業
隨着社會的發展,大類招生(例如:工科試驗班)及交叉學科(例如:計算機與心理學雙學位)等新型培養模式越來越成為名校的主流趨勢。
【2】提前規劃
(1)高中一年級: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一般是以學習積累的過程為主,在顧好課內學業的同時,積极參与課外活動,全面發展自身綜合素質。有一定經濟基礎、或者在家庭層面有能力支持並且動手能力強的考生,可以培養做一些科技創新項目,走科創活動路線。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自己的孩子已經升入高中,應該帶有一定目具有意識地了解大學的多種升學途徑,最好可以在基本了解相關政策以後,結合自己孩子的客觀特點和以及主觀優勢,合理規劃未來可能的升學路徑。
(2)高中二年級: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在經歷過高中一年級階段的學習以及積累之後,高中二年級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在報名參加一些相關賽事,積累獎項上。這樣做的目的就在於為高三的報名做準備。五大學科競賽含金量相對比較高,通過學校報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競賽最早的2月就開始報名,各省時間不一,直接諮詢學校老師即可。信息學競賽在7月決賽結束後,啟動初賽報名,當年具體情況還要等進一步政策才能確定。
同樣的,也並不只有理科生才有值得為人稱讚的賽事,文科生也有着足夠讓你施展才華的地方:
「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
「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
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等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此階段,我們會強烈建議各位家長要深入了解並研究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高校專項政策。
(3)高中三年級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首先就要明確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的報考意願。在全面了解了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基礎上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而對於綜合評價,考生需要確定報考院校、專業,提交很多報名材料,還要經過初審、校測,在高三這個關鍵時間節點,考生是否要花費這個時間精力。如果確定了自己的報考意願,是一定會報名的,那麼記下來的工作就分為兩個大的方向,一個就是定院校定專業;另一個就是備考。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最頭疼的事情應該就是院校定位了。院校定位需要考慮興趣愛好、地域傾向、專業選擇、獎項等級、成績、優惠政策等數不清的客觀以及主管因素。
思課總結
今天主要幫助大家梳理了一下,強基計劃對專業傳統的偏見,並且大致講述了從高一至高三,每個階段學生與家長需要做的準備。強基計劃還遠沒有結束,我們期待與您的下一次相見。
您感興趣的內容:
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的問題嗎,都可以私信我!!!
私信可以獲得:
(1)免費一對一答疑機會
(2)免費進入專業的上海綜評交流群,獲得最新有關於上海升學的資訊
(3)專業老師在各個升學渠道的定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