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考研難嗎?確實難,國家線、34所複試線上漲不說,二次劃線還要漲!一系列的數據增長,讓考研人越發感受到備考難。
想要攻克這個「難題」,先他人一步就能佔據優勢。所以24屆的考生請抓住機會「卷」起來!
1、24屆為什麼要暑期開始備考?
(1)24屆考研熱度或將持續高漲
從15年開始,報考人數持續上漲,2022年竟一次增長80萬!依據此變化,據說23屆考研將會超過520萬甚至550萬。報考人數增量遠高於招生人數的變化量,只有10個果子怎麼夠50個人來分呢?
所以,22屆考研的這一系列的數據就是一個信號,預示着未來考研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2)招生規模繼續擴大,新增碩士點開始招生
①教育部明確招生計劃增量傾向專業學位
教育部發佈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通知指出,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增量主要用於專業學位。可以預見,未來專業碩士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②新增碩士點開始招生
眾多通過審核的新增學位點,從批准之日起就可以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了!大連海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3所院校率先「官宣」,確定新增碩士點2023屆開始招生!
招生規模的擴大和新增碩士點的增加,是機遇也是挑戰。想去好的學校勢必要「擠破頭」往裡沖,當你還不會查詢資訊的時候,別人已經快要完成一輪複習,新手小白拿什麼來和二戰、三戰的人拼?
(3)就業形勢比升職加薪更加嚴峻
在疫情、雙減、大廠裁員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就業形勢異常嚴峻,「飯碗」都可能保不住,升職加薪更是艱難。
2、24備考可以從哪些地方入手?
(1)擇校擇專是個「技術活」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我們發現「選擇大於努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怎麼選?選A區還是B區?清華北大還是普通院校?學碩還是專碩?
數據怎麼對比?招生人數、報錄比、複試分數線、復錄比、是否接受調劑等又在哪裡可以找到?
作為新手小白,這些問題你都不能依靠自己完整分析到。那怎麼辦?找專業老師點撥!
(2)備戰各科是個「體力活」
①英語
從22屆的複試線來看,浙江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的英語單科漲22分,清華大學教育學等7個專業(學科)單科上漲10分......
為什麼英語重要?
除了進入複試單科受限之外,英語由於考試題型多、分數佔比高、涉及複習內容廣,複習過程貫穿考研始終,是令文科生和理科生都「頭痛」的科目。
②數學
數學是一部分人爭先排除的選項,很多人繞開數學選擇與之無相關的專業,但也有人無法避免!為什麼大家如此「排斥」數學?
以數學一為例,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具備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內容多,考察要求高,如果邏輯思維跟不上數學很難提分
④專業課
以311聯考為例,教育學報考「卷」,考試內容多,包含了五個科目: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
這些科目成績的提高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近年來比捲簾門還「卷」的考研形勢,現在開始用暑假打基礎、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