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樊英
這學期,成都市各大中小學的同學們都發現,課表上多了一門全新的課程——勞動。
事實上,這源於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發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標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必修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用於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
教育部官網截圖
也就是說,勞動課從原來的選修課,成為了一門獨立課程。這也就引出一系列值得關注的問題:和語數外等學科不同,師範院校里並沒有一個專業叫「勞動」,那麼,勞動課的老師該由誰擔任呢?又教些什麼呢?
勞動教育與實際生活關聯緊密
成都提前做了
勞動課程的準確定義是啥?
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組組長、南京師範大學勞動教育研究院院長顧建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所以,翻看完整個課程標準後,成都商報教育發佈記者發現,「勞動這堂課怎麼上」, 課程標準里其實已經規劃得很清晰了——勞動課程內容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3大類別,推薦了10個任務群,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等。
勞動教育課程內容
當然,這學期勞動教育進課表,對業內來說一點也不意外。早在2020年,國家層面已經印發過《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學年設立勞動周的明確要求。
從現實層面來說,作為全國勞動教育實驗區,成都的步子邁得更早,並且,不僅從整體上對勞動教育進行了規劃,各區也各有突出的探索,且時間要早於今年。例如,金牛區早在2020年就發佈了全國首張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清單,並在當年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被作為經驗向全國分享。青羊區也很早就開發完成了《「三會賦能」勞動課程》《真好勞動教育》《和和美美勞動手冊》等80餘冊校本勞動教育讀本,聘請20餘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都市勞模等工匠、大師走進中小學校園,開展「青羊向上」勞動教育特色項目。2021年12月,成都市教育局還在全市範圍內發佈了成都市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項目試行清單,包括小學低段、小學中高段、初中階段、普通高中、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六部分內容。
換句話說,對成都的很多中小學來說,勞動教育雖然此前沒有正式進課表,但是相關課程早就開始做了。
師資從哪裡來
專職+兼職是常態
此前,一項針對「勞動教育」的調查顯示,關於中小學開設勞動課程面臨的難題,排名靠前的兩個選項分別是「缺乏勞動課專職教師」和「學校實踐場地有限」。
是啊,其他學科都能在師範院校里找到對應的專業,那勞動教育又該去哪裡找老師呢?我們查閱了今年春季以來成都市各學校的招聘啟事注意到,有不少學校在招聘勞動教育老師。
比如天府新區第六小學今年2月發佈的招聘啟事中,關於勞動教育教師的描述里提到,學校設置的是「勞動或全科」這個崗位;
今年5月,鹽道街小學為了招勞動教育教師和書法教師,也專門發佈了一則招聘啟事。
青白江區實驗小學北區分校是今年7月份正式啟用的一所學校,在他們今年暑期發佈的招聘啟事中,明確了語文老師要兼任道德與法治、勞動教育教師。
也就是說,有的學校是專門招聘了勞動教育的轉崗教師,有的則是兼任。那麼,各個學校最終招到的,是一些什麼樣的老師呢?成都商報記者回訪了招聘啟事的學校。
天府新區第六小學最終招聘的勞動教師,是偏全科老師的,數學很好,因為有海外留學經歷,英語也很好,有很強的生活動手能力。
高新區菁蓉小學暑假裏專門招聘了一名專職勞動教師,該老師之前是科創老師,在動手實踐和科學創造方面有自己的專長,學校認為,其工作經歷和學科背景來實施勞動教育是合適的。
記者也採訪了多所其他學校,發現「兼任」的也不少,當然,這種「兼任」不是隨便抽個老師去應付一下這門課程,而是很多學校都探索了融合課程。比如成師附小華潤分校,小學勞動教育是語文老師來實施;雙林小學的勞動教育由英語老師負責;高新區新川科技園小學的勞動教育由科創老師擔任;高新區菁蓉小學的勞動教育也由有科創背景的老師專職實施。
課程怎麼上?
學科融合是共識
針對可能存在的場地限制問題,各學校都因地制宜地規划了符合學校實際的勞動教育課程。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學校的地理環境、校園環境、家庭和社會環境都能成為勞動教育的資源,勞動教育不該是僅限於課堂、教室。
比如,高新區菁蓉小學的生活勞動主要由孩子們在家庭里進行,在學校,則是把良好的家庭的生活習慣帶到學校就可以了。校園生活也有一些需要學生參與的,例如打掃教室、整理書包書櫃、中午吃飯打餐、餐盤收拾等。學校的生產勞動原本有小小農場和食育課程,受限於目前的校園改造施工,暫時無法進行。
高新區菁蓉小學生態農業課程成果義賣集市
雙林小學的勞動教育包括相關勞動知識和動手操作課,如手工DIY,創意廚房,生活小妙招等,發揮好勞動課程的教育功能;「五一」勞動周還會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同時,以班級為單位劃為土地區域,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種上瓜果蔬菜,並定期澆水、除草。每周五下午三點半是全校師生的勞動大掃除時間,大家一起打掃班級公區,整理個人物品。家庭勞動有明確的勞動時間,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道拿手菜。
雙林小學的同學們在勞動教育課程上學習疊衣服
成都中學裏的勞動教育則普遍注重學科協同,將勞動教育與通用技術、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相融合,深入挖掘各學科中的勞動教育元素,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當下加強勞動教育。不少中學的勞動教育則由德育和教務處牽頭,多學科融合,不再局限於某一位老師。
比如實外五龍山校區有20多畝的三層大梯田,足夠他們開展生產勞動。就在9月30日放假當天,每個同學還可以帶幾根紅薯回家,這些紅薯在學校的田地種植,成熟後由學生自己挖起來。學校還有兩位聘請來打理土地的經驗豐富的農民伯伯,他們可以從勞動技能角度來講解,但是,兩位農民伯伯無法結合教育理念,所以,就需要學校學科老師的教學來補位,因為勞動教育課程不同於勞動,教育性是勞動教育課程的本質屬性。學校學科老師的優勢是,能從學科的角度,結合生產勞動進行教學,例如物理老師講學校農田的灌溉系統,地理老師講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生物老師講病蟲害防治等等,知識和技能雙重收穫。
今年的秋分,恰好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
實外五龍山校區的同學們在校園挖紅薯
三原外國語的勞動教育則很注重實踐,是由學校德育處和教務處共同實施,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題而有不同的老師。比如剛剛過去的這兩周,同學們的勞動課是動手製作郫縣豆瓣,上課的就是學校的通用技術老師。如果是泡菜的製作,則會是學校的生物老師。而一些特色勞動主題,如非遺相關課程,則可能是邀請校外專業人士來教學。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中小學的勞動教育開展得比較早,多數學校在課時的安排上,是遠遠多於教育部規定的。
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自己動手搭建動物農莊
你家孩子勞動課學到了哪些技能呢?你對學校勞動課又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