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古代封建社會亦有公平可言,最大的公平莫過於科舉制度,全天下所有的學子都有機會靠努力考取功名,從而入朝為官,晉陞階層,改變家族的命運。
如今的高考制度無疑是古代科舉制度的變種,其內核是一樣的,全天下的學子都可以參加高考,從而改變人生命運。
唯一的不同在於,試卷與教育環境參差不齊,而試卷的難易程度和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不同地區的人的不同命運。
於是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這句話中衍生出了新時代的諺語「寒門再難生貴子,白屋再難產公卿。」
天下父母對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最有發言權。
這對父母老家在農村,為了賺取生活費,來到了大城市打工,將老人和孩子留在了老家,這是一戶典型的「留守家庭」。
小女兒於2019年出生,無需擔心她的上學問題,大兒子於2014年出生,今年上小學三年級,跟所有的同齡小男孩一樣,他的教育問題成為了父母最頭疼的問題。
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位三年級的小男孩因為生在農村,從小就被灌輸要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他已經將好好學習的念頭刻在了腦海里。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身為農村娃,很多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小學三年級開學不久後,男孩放假回到老家,當著所有人的面哇哇大哭,樣子十分痛苦,他的手邊還放着一本習題冊,可以想像他經歷了什麼。
據悉,老師在放假之前給學生們布置了英語作業,男孩不會,父母又都不在身邊,家裡的老人沒有文化,完全不懂英語知識,只能幹着急,男孩求助無門,硬生生急哭了。
家裡的老人將這一幕發給了男孩的父母,父母看到孩子哭得這麼傷心,打心眼裡覺得對不起兒子,但是人在外面打工,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回家是肯定不現實的。
所以父母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將孩子的經歷發佈到網絡上,尋求網友的幫助。
這位父母提供了幾點關鍵信息:第一,英語老師一個月時間內講了四個單元;第二,男孩沒有英語基礎;第三,家裡人沒有辦法給他提供任何幫助。
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描畫出這個家庭的經濟情況。
男孩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來自家人的實質性指導和幫助,缺少課外輔導的支持,他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唯一的知識來源就是學校。
這個男孩的家庭在農村不屬於特例,但明顯區別於城市裡的家庭。換言之,如果他在農村的學校上學,他可以跟同學們一起成長;如果他在城市的學校上學,那麼他處於天然的弱勢。
網友給這位父母提供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位英語老師表示,開學一個月就講到第四單元確實有點太快了,身為一名老師都有點看不下去了,不管學校是怎麼安排課程的,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是一種損害,家屬可以去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另外一些網友給這位父母提供了建議,建議讓他給孩子買相關的學習機器和軟件,輔助孩子學好英語;還有網友建議他給孩子心理暗示,不要總想着自己沒有基礎,要努力跟上老師的節奏。
其中一位網友的評論很扎心,卻一針見血。所有的輔助資料和學習機都是多餘的,這位孩子的問題在於沒有報課外培訓班,而其他孩子都報了課外培訓班,這是拉開差距的關鍵一環,想要跟上主流,必須跟着捲起來。
建議有很多,也有很多切實可行的辦法,但是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本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另一個是教育內卷的問題。
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不平等。每個孩子生出來時都是一個嶄新的生命,有着無限可能的人生,而實際上,大多數人從出生起就註定了一輩子的命運。
戶籍、民族、父母的文化水平、當地的教育資源、周圍同伴營造的環境、以及金錢所能帶來的切實的視野寬度,這些因素是無形的,但卻是極其重要的,是後天很難補足的。
寒門出貴子,說的是天賦異稟的孩子,說的是那些得到上蒼垂憐的孩子。一個從出生起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孩子,很難通過後期的努力,追上那些一路被父母大刀闊斧開好了路的孩子。
上述的兩個根本問題有着很久的歷史淵源,並且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所以必須接受現實,在當下的環境中尋找最佳出路。
這位家長說出了很多有相似處境的家長的共同煩惱,孩子在嚴峻的學習生涯中很難保持心態平衡,他們沒有能力應對複雜的人生規劃,父母該負起這個責任。
第一點,父母應該根據自身實力,給孩子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學校,而不是一個高水平卻不適合孩子的學校,也不是一個可以擺爛的學校。
第二點,父母必須在打工的間隙,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對他進行科學的指導。比如,在小學期間,性格養成比知識吸取更加重要,性格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學習興趣。
男孩子的發力期是在中學階段,智商無法改變,在同等智商的前提下,誰的學習興趣高,誰的成績就好。所以在小學期間,培養學習興趣比成績更加重要,如果因為後者損害了前者,得不償失。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眼光放長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