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授:約兩三千同行在大陸高校工作

2022年09月29日03:25:56 教育 1898


台教授:約兩三千同行在大陸高校工作 - 天天要聞

由於島內高等學歷畢業生進高校就職的市場較小,近年來,有不少台灣教師赴大陸任職。有在大陸高校工作的台灣教師估算,目前在大陸任教的台灣教師達兩三千人左右。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28日報道,「兩岸交流35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當天在兩岸各地同步線上舉行。其間,在南京大學社會學院任教的台灣教授楊德睿自我介紹稱,他於2005年到南京任教,當時在大陸的台灣教師非常少,他本人則是在南京大學第一名長期待下來的台灣教師,之後很快漸漸多了起來。他表示,目前加入的一個台灣教師微信群中已經超過1000人,甚至還有更多人尚未加入。對於台灣教師的學科組成,他分析,理工科、醫科相對較多。

另一名在廣東肇慶學院商務英語系擔任副教授的台灣教師帥澤民表示,台灣博士師資就業職位供給不足,2015年後陸續赴大陸高校任教,2018年大批台灣教師集體赴大陸高校工作。到今天為止,在大陸的台灣教師有兩三千人左右,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各省較多。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任教的王文隆副教授說,台灣教師赴大陸之後,年齡和科研的門檻都較高。比如台灣學生拿到博士學位時約為35歲,而相比之下大陸學生通常不到30歲。在科研要求上,大陸高校基本要求教師申請省部級項目,對論文發表也有要求。

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兩岸關係緊張的影響下,兩岸交流近幾年有所冷卻,但依然保持着一些學術交流。國台辦在2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約有1.2萬人。據大陸教育部日前發佈的數據,2021年,大陸高校共有港澳台在校生3.82萬名,越來越多的台灣學生選擇到大陸求學。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提到今年對台招生的兩項新特點,分別是對程序進行優化調整以及為台生赴陸提供新路徑。首先,大陸調整了以台灣「學測」成績招錄程序,首次試點啟用統一招錄平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7所學校參加,從效果來看受到台生歡迎,今年以學測成績錄取者年增率超過20%。第二,新路徑即為今年首次以「統測」成績對台招生,先行試點工作在閩南師範大學等13所本科高校及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展開。(李 耀)▲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在職老師課外補課屢禁不止,家長學生苦不堪言!​ - 天天要聞

在職老師課外補課屢禁不止,家長學生苦不堪言!​

在當下的教育領域中,在職老師課外補課這一現象,長期以來猶如一顆毒瘤,飽受社會各界詬病。其負面影響廣泛且深遠,不僅嚴重背離了教育所倡導的公平公正、全面育人的初衷,更如一座沉重的大山,無情地壓在家長和學生的肩頭,給他們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負擔。在眾
直播預告|高考生物提分有道!優秀教師來支招 - 天天要聞

直播預告|高考生物提分有道!優秀教師來支招

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攝影記者 黃士峰2025年高考越來越近了,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各學科應該怎樣有針對性地複習?如何高效搶抓得分點?高考命題有哪些新變化?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地進行衝刺複習,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特別邀請了十餘位資深教師、學科帶頭
5所高校已具備成為全國名校的基因,成長性十足 - 天天要聞

5所高校已具備成為全國名校的基因,成長性十足

國內的高校有各種標籤,還都是官方發的標籤例如985/211、雙一流(一流大學、一流建設學科)等等,因此標籤的影響力非常大。雙一流與985/211相比,標籤功能弱了很多,發展好的高校都有機會進雙一流(一流建設學科高校),給了非211高校在名氣
拱墅教育邁向智能未來:本地部署教育大模型,開啟教育新篇章 - 天天要聞

拱墅教育邁向智能未來:本地部署教育大模型,開啟教育新篇章

杭州拱墅作為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的試點區,在技術賦能教育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上不斷前行。早在2023年拱墅教育就上線拱墅教育大腦,圍繞「1+6+2+N」框架體系,為全區師生提供一站式助學、助教、助管數字服務。 伴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發展,近日拱墅教育在教育大腦平台上架「墅智慧腦」應用和「運河教育智能...
在春風化雨時,赴一場彩虹之約! - 天天要聞

在春風化雨時,赴一場彩虹之約!

2025年2月,集團「彩虹計劃」的招募郵件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廣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宋啟哲心中深藏已久的支教夢想。在得到公司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後,宋啟哲毫不猶豫地提交了申請。三月初春,他懷着滿腔熱忱,踏上了前往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諧里小學的支教